![]()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病原: 鴨黃病毒,屬于黃病毒科、黃病毒屬、蚊媒病毒的恩塔亞病毒群,和坦布蘇病毒親緣關系最近,暫定為該病毒的一個分離株。
二、流行病學特點:
1、流行范圍廣,損失大。
2、傳播速度快。一般在一周左右可以感染一個養殖小區或者聚養區的所有鴨群。一戶一旦發病,隨后以點為中心,快速向周邊區域擴散,幾天之內可傳遍周邊區域,特別是鴨棚密集區傳播更迅速,發病更嚴重。
3、發病急,發病率高,死亡率較低。幾乎可以引起鴨群中100%個體感染和發病;但死亡率較低,產蛋鴨通常低于10%,多數在5%以下;發病率和死亡率與發病季節有關,與養殖場的管理有關;部分養殖場的青年鴨和雛鴨發病后,死亡率較高,可達20%。
4、主要危害鴨,包括蛋鴨、肉種鴨(櫻桃谷鴨、北京鴨等)和野鴨種鴨,但雞和番鴨未見發病。
三、臨床癥狀病程通常急性,發熱,減食,產蛋減少,腹瀉,癱瘓。產蛋鴨為10--14天,雛鴨7--10天。鴨群感染初期,飼料減少,發病高峰期廢食,持續3--4天后采食才逐漸增加。產蛋量急劇減少,可以在4--5天內從90%減少至10%以下。部分病鴨腹瀉,糞便稀薄,綠色水樣便。病鴨雙腿癱瘓,向后伸展。
四、病理變化肺、脾、肝有出血點,卵泡充血、出血和變性,偶見胰腺出血和壞死,部分鴨只盲腸內容物呈現污綠色或者黑色,較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