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新常態下,畜牧企業如何破局發展?“史上最嚴環保法”將給傳統畜牧業帶來怎樣的影響?“互聯網+”大潮可否為畜牧業帶來新機遇……9月18日~20日,由省科協、省畜牧局、省環保廳等主辦的首屆“翎羽”杯畜牧業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與會專家、企業家針對眾多行業難題共議可持續發展之道。
新常態帶來哪些新挑戰
我國畜牧企業面臨怎樣的新常態?用三句話概括就是“兩板擠壓”、“雙燈限行”、“六產開拓”。“兩板擠壓”即畜產品價格的“天花板”與成本價格的“地板”擠壓。“雙燈限行”即世貿的黃燈與資源環境的紅燈限行。此外,資源與環境問題兩個“緊箍咒”嚴重影響我國農產品量與質的提升,破局的核心與關鍵是把農業打造成“第六次產業”。
與會專家認為,如何面對新常態下出現的這些新問題,是畜牧企業實現轉型升級、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的關鍵。
新常態下畜牧業呈現哪些新特征
與會專家認為,我國畜牧業在“新常態”下將呈現眾多特征:
畜產品消費形式發生新變化,由于宏觀形勢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整個畜產品的消費總量的需求下滑,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畜產品供求關系發生新變化,從總體上進入一個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短缺和階段性有余并存的新狀態,牛肉羊肉總產量偏低,豬肉、豬和家禽出現剩余;
畜牧業生產方式發生新變化,部分品種嚴重過剩,生豬和部分家禽尤其突出,需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調整生產結構;
此外,國內國外畜產品價格嚴重倒掛、進口產品沖擊現象將不斷加??;畜牧業生產布局進入到“南壓北擴”新狀態;生產經營主體表現為散戶退出加快,規?;l展速度放緩;整個畜產品消費進入到多元化和更加注重營養安全的新狀態。
畜牧業該如何擁抱“互聯網+”
“清遠雞一年產量是5000萬只,而在阿里巴巴平臺上,雞一天的銷量就有1000萬只。”河南畜牧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徐澤君認為,未來企業的發展趨勢是“一體兩翼”,即實體企業與互聯網、資本市場。畜牧企業應夯實管理基礎,積極擁抱互聯網。
農產品微商群體浮出水面,生鮮電商開始落地O2O……面對“互聯網+”帶來的新變化,與會專家在欣喜的同時,也冷靜地表示,互聯網并沒有顛覆生產本身,它提供的主要還是渠道,影響的主要還是營銷。在“互聯網+”的時代,生產依舊是大前提,企業要在技術、質量等各個環節下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