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球蟲病的發生特點及防治
來源: 發布日期:2011-02-12 發布者:曉天 共閱1513次
一、近年來萊州市雞球蟲病的發生特點
發病率高 通過對2006年雞病臨床診治記錄、調查、診治結果等資料進行分類統計,結果顯示本年度累計發病144例,其中雞球蟲病62例,占發病總數的近40%。
混合感染為主要表現形式 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解剖和診治結果追訪等情況統計,球蟲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小腸型、盲腸型、肝腸混合型3種。此外在實際生產中經常發現混合感染型(如雞球蟲病與雞大腸桿菌病、雞新城疫、雞傳染性法氏囊炎等混感) ,分別占總發病雞群的40%、32%、5%、23%。
發病季節動態 根據調查顯示,第一季度發生3例,第二季度10例,第三季度24例,第四季度發生25例,其中以9~10月份為發病高峰,占全年發病數的49%。
發病日齡情況統計 雞球蟲病可發生于8~90日齡。在57例病例中,發生于8~20日齡的7例,21~30日齡的27例,31~40 日齡的9例,41~50日齡8例,51~60日齡2例,61日齡以上2例。其中20~40日齡是雞球蟲病的高發期,占總發病數的46%。
其中雞小腸型球蟲病的發病日齡為22~67日齡,以21~30日齡為高發期,占22 %;雞盲腸型球蟲病的發病日齡為8~67日齡,以21~30日齡為多發期,其發病率總發病雞群的15%;雞肝腸混合型球蟲病發生于30~45日齡,累計發生3例;球蟲病與其它疾病混合感染多發生于13~90日齡。
二、臨床診斷
發病雞群首先表現為采食量減少、精神沉郁、翅膀下垂,泄殖腔周圍羽毛被糞便污染,閉目呆臥,繼而出現拉稀或者血便。
剖檢肉雞可見十二指腸,小腸前段、中斷,盲腸有不同的病變。十二指腸、小腸有點狀出血,腸黏膜增厚或者脫落;盲腸變粗,內有血樣內容物,盲腸壁增厚。
--------------------------------------------------------------------------------
三、實驗室診斷
涂片檢查 刮取剖檢變化明顯的腸道黏膜表層物,置于載玻片上,滴加甘油和水等量混合,蓋上蓋玻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有圓形的裂殖體和裂殖子存在。
蟲卵檢查法 采取雞新鮮的糞便,用飽和鹽水漂浮法進行檢查,發現有卵圓形球蟲卵囊。
根據該雞群的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可診斷為雞球蟲病。
四、危害
球蟲病的危害主要有5 個方面,一是盲腸球蟲可導致雞的大批發病和死亡,根據調查,2006年萊州市沙河鎮總存欄量為63320羽,發病雞14835羽,山東省發病率23% ;病死6069羽,病死率41%。
二是慢性球蟲病可導致腸黏膜損傷,影響飼料消化吸收,使雞增重緩慢,飼料消耗增加,飼料報酬降低;并且感染雞群(非典型性) 因飼料報酬降低所造成的損失遠遠高于臨床死亡所造成的損失。
三是影響雞只生長和發育,出欄上市延后10~20天。
四是防治球蟲病的藥費開支增加,據測算,平均每只雞增加0.3~0.5元;
五是影響產品質量,使用抗球蟲藥后,造成藥物殘留,間接影響人類健康。
--------------------------------------------------------------------------------
五、防制對策
目前在雞球蟲病的防治方面,抗球蟲藥物的耐藥性應引起特別重視。另外,我們不僅僅要面對雞球蟲病臨床型的威脅,還要面對非典型雞球蟲病亞臨床型的威脅,而且,感染亞臨床型的家禽生產力下降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遠大于臨床型雞球蟲病帶來的損失。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雞球蟲病的發生,是提高養雞效益的關鍵。筆者在臨床實踐中主要采取以下對策:
?。ㄒ唬╊A防
1.藥物預防 一般在10、20、30、40日齡分別選用抗球蟲藥飲水預防3~5天。使用球蟲藥,可采用穿梭給藥方法:即雛雞階段使用一種抗球蟲藥,中雞階段使用另一種抗球蟲藥,或采取分階段分時期地輪換使用不同化學結構的抗球蟲藥,有較好的預防效果。
2.切斷雞球蟲病的傳播途徑 雞球蟲病通過卵囊隨糞便排到外界后污染墊料或飲水,可感染其他雞。其卵囊必須在外界環境中進行孢子化生殖后才具有感染性,因此,搞好環境衛生,保持雞舍通風、干燥;糞便采用堆積發酵以殺滅其中的卵囊;對進出養殖場的人員、車輛及其用具進行消毒,切斷球蟲的感染途徑,可以減少球蟲的感染幾率。
?。ǘ┲委?
一旦發生雞球蟲病,應及時更換墊料,使用藥物緊急治療,并控制繼發感染,增強雞群抵抗力。
1.更換墊料 雞球蟲病主要通過雞糞污染飼料、飲水等而感染。潮濕的墊料有利于球蟲卵囊的生殖發育,易引起球蟲病的發生,因此雞群一旦發生球蟲病,就應及時更換墊料。治療期間應盡可能保持墊料的干燥,可有效阻斷雞只攝入球蟲卵囊,對控制球蟲病十分關鍵。
2.選擇球蟲藥緊急治療 西藥治療可用磺胺嘧啶鈉、氨丙啉及止血因子和腸道黏膜修復因子組合成預混劑,然后按照0.5%的比例拌料,連用3~5天,一般用(下轉36頁)(上接32頁)藥3天后,病情得以控制,采食量恢復,糞便也恢復正常。也可用常山、苦參、大黃、黃柏、青蒿、白茅根等中藥按比例混合,用水煎煮3次,收集藥液,稀釋后集中飲水,連用5天。
3.控制繼發感染,減少應激,提高抵抗力 雞球蟲病可破壞腸道黏膜,致使雞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其它疫病,在治療過程中添加青霉素類、抗病毒類藥物,可預防繼發感染,提高球蟲病的防治效果。同時,治療期間在飲水中添加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A、維生素K3、維生素C,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對各種應激的耐受力,促進病后恢復。
六、討論與體會
雞球蟲疫苗的推廣使用,徹底解決了藥物防治所帶來的日益嚴重的耐藥性和藥物殘留兩大問題。但也有許多問題值得考慮:球蟲感染多是混合感染,接種疫苗是否會引入新蟲株;活卵囊可引起雞腸道的輕度病變,對機體增重會造成一定影響,與藥物防治相比飼料轉化率下降;接種方法的關鍵是技術環節,由于球蟲卵囊易沉積,故必須加懸浮劑,因而難以做到均勻免疫,造成部分雞超量,而部分雞漏免;在使用球蟲疫苗后要求飼料中不能有抗球蟲藥,在免疫期間也不能使用磺胺類等具有抗球蟲作用的藥物。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得球蟲疫苗暫未在養殖戶中廣泛應用。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