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飼料來源也日趨豐富,若采用科學的飼喂方法,能提高飼料轉化率,使豬多長肉、快出欄。近日,記者就養豬如何科學有效的進行飼喂問題采訪了本報專家顧問團成員、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動物工程分院教授楊和平,讓他給養殖戶們支支招。
生喂與熟喂楊和平表示,在農村,許多養豬戶有飼喂熟食的習慣,認為熟喂可以縮小飼料體積,軟化粗纖維,豬可以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根據科學實驗,發現飼料的類型不同,生喂與熟喂也有所區別。”楊和平介紹,青、粗料類型日糧熟喂比生喂好,干物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最高。
精料類型日糧中,豆料籽實熟喂比生喂好,但多數精料類型日糧,生喂比熟喂好。楊和平告訴記者,一般煮熟后的精料要損失5%~10%的營養,生料飼喂肉豬,平均日增重比熟喂提高10%,每增一公斤毛重可節省精料0.2~0.3公斤,干物質消化率二者無差別,蛋白質消化率生喂比熟喂高,而且生料喂豬可以節省許多人工和燃料。
少餐與多餐楊和平強調,根據豬的類別、年齡、季節和飼料性質來決定餐數,不能一概而論。哺乳仔豬胃容積小,消化弱,從7日齡開始主要是誘食,可不限餐數;20日齡起至斷乳,每天可喂6次以上;剛斷乳的小豬對飼料的消化機能正處于日趨增強的階段,每天可喂4~5次;帶仔母豬和妊娠后期的母豬,需要養分多,每天可喂4次;架子豬、大肉豬、空懷母豬、公豬日喂3頓即可。夏季天氣炎熱、晝長夜短,豬的活動時間也長,可酌情加喂1~2次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