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新城疫的免疫要點
筆者根據多年來的臨床實踐,認為造成新城疫頻頻發生的原因依然是免疫不科學所致,尤其是對局部黏膜免疫和油苗的使用上存在誤區。
局部黏膜免疫不容忽視 新城疫的免疫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呼吸系統免疫(局部黏膜免疫),即用弱毒疫苗滴眼鼻或飲水,產生局部黏膜抗體;一部分是循環系統免疫(體液免疫),即肌注Ⅰ系(屬基因Ⅶ型)或滅活苗,產生循環抗體(通常通過測定其HI滴度間接反映其抗體水平的高低)。
當前最主要的問題是對局部黏膜免疫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局部免疫應答對防制新城疫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病非常重要,如果局部黏膜抗體水平低,就難以抵抗新城疫野毒通過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的入侵而致病,這往往是發生非典型新城疫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局部黏膜免疫不容忽視。目前很多人將HI滴度作為衡量新城疫抗體水平的高低,這是不全面的,如有的雞群盡管其HI高達8l0g2,但仍發生非典型新城疫。
首免后要盡快加強免疫 王澤霖等實驗證明,4日齡用新城疫活苗免疫后,32日齡攻毒,其保護率僅為25%,鑒于此,應在首免后盡快進行加強免疫,即在首免后10~15天內,用克隆30或Ⅳ系進行二免,可維持45天左右,一月齡左右再肌注Ⅰ系,其體液免疫可維持60~90天,飼養期長的肉雞應在二免后每隔1~2個月再飲水免疫一次,以保證機體內長期有較高的局部黏膜抗體水平,如果兩個系統的免疫應答都比較好,就能獲得全面保護,可有效預防新城疫的發生。
活苗和滅活苗要配合使用 新城疫滅活苗的毒株基本都是Ⅳ系(為基因Ⅱ型),只靠接種新城疫油苗尤其是新城疫的聯苗(如新—支—流,新—流等)產生較高的循環抗體,是不可能完全抵抗新城疫強毒感染的,因此,要將滅活苗和活苗配合應用。
二、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要點
低致病性禽流感主要表現為咳嗽、流鼻涕或有帶泡沫的眼淚,眼睛或鼻竇腫脹,特征性癥狀是有怪叫聲。有時病雞腹瀉,拉水樣帶有未消化飼料,以及灰綠色、灰白色稀糞。剖檢特征性的病變是兩側或一側支氣管內(深達肺部)有從膿性粘液到黃白色的條狀或粒狀干酪物,甚至是血凝塊或血性條狀物。部分病雞有花斑腎,死亡率可達10%~30%左右,如繼發大腸桿菌或支原體,死亡率更高。
選擇單苗盡早接種 最好是選用H5和H9亞型單滅活苗,并且H9亞型要盡早接種,因為H9的發病日齡早且其母源抗體水平很不一致。除了盡早接種疫苗外,還可以通過加強種雞場H9亞型的免疫接種,盡可能提高母源抗體水平;如果用H5+H9亞型二價苗,則應接種兩次以加強免疫,而且劑量應加大,每次最少注射0.5毫升。
要同時做好新城疫的免疫接種 除了做好禽流感的免疫接種外,還要做好新城疫的免疫,使雞群保持較高水平的局部黏膜抗體和循環抗體,發生H9亞型禽流感的幾率和風險損失就會減少,據王賀民資料顯示:“一組雞群在1日齡和10日齡分別用常量的克隆30滴眼鼻免疫,另一組則不做新城疫免疫,28日齡同時進行禽流感攻毒,結果前者的死亡率為70%,而后者高達98%,重復兩次試驗,結果基本相同”,可能是接種新城疫弱毒疫苗后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或增強了非特異性免疫,提高了對禽流感強毒的抵抗力。
針對這兩種病的免疫,筆者結合所在地的實際情況,向一些肉雞場推薦了如下免疫程序,實踐證明對這兩種病的免疫效果良好,現提供如下,僅供參考。
新城疫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程序(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