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藥業技術轉型思路與實踐
來源:中國獸藥策劃網 發布日期:2011-03-04 發布者:曉天 共閱1483次
我們從事獸藥這個行業大家都知道,獸藥企業從九十年代末開始大規模興起發展運作,到今天已經有十年之久?,F在的市場競爭已經白熱化,獸藥企業為之服務的客戶也發生了變化。我們的技術人員為之服務的對象也發生了變化。
在九十年代末期我們的客戶群。主要是在縣區鄉鎮的周邊門市。那時的銷售是以養殖戶為主。經銷商主要是做堂醫,等待養殖戶將生病的雞,豬送到門市上來,由獸醫診斷開藥。
2000年以后,在不斷增加的門市。終于,都在門市上坐不住了。于是,服務上門成為獸醫行業的新的形式。從此,獸醫由不知道養殖戶家住在哪里;不知道養殖戶的雞舍,不知道雞群是否正常,到親自登門剖雞;親自走進雞舍觀察大群狀況;親自看雞糞便的變化。這時對獸醫的要求是:自己會從雞群中挑出打蔫的雞;發現雞的疾病發生。近來一兩年,經銷商的構成發生了變化。那些門市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規模小的在當地技術水平不高的。被迫關閉或者轉行。而一些較大的技術好的門市,經過幾年的拼搏,有了原始的資金積累后。自己去放雞,放料,放藥,收雞。實現三放一收,形成一條龍式發展,有的建設了標準化養殖小區;雇傭養殖工人。由于養殖形式的變化。對我們的技術人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們的技術人員參加管理,指導養殖工人飼養,合理的飼養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雞病的發生,我們的技術人員到龍頭、養殖場后成為一名技術總監或廠長。技術總監場長具備如下的主要能力,管理養殖工人,讓養殖工人按照科學標準的養殖方式去工作。事先預防用藥及采用合理的措施,減少疾病的發生。這樣一來已經不在是一把剪子剪天下,然后開藥撕條,剩下的一律不管的技術員了?,F在要求是獸醫更專業,即懂得飼養管理,又要懂得疾病治療,還要,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
那么帶給我們的挑戰是現在的龍頭、養殖場,很多都是自己雇傭的技術人員管理。因為,老板普遍認為,廠家的技術人員都是為了自己的提成,利潤,只會賣自己廠家的藥品,造成不合理藥品搭配,療效難以保證。這樣一來無形中增加了養殖成本。所以,龍頭養殖場對藥廠的技術員采取抵觸的態度或者納入其統一管理,與藥企剝離關系。
同時,帶給獸藥企業的是人才流失的問題。企業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培養技術人員,一旦技術成熟。往往會因為工資待遇,地域分布等等因素,離開培養他的企業,造成人員的大量流失。還有些缺人手的經銷商,讓技術員看大門,抱孩子,刷鍋做飯要銷量,結果浪費了青春,還丟了技術。從上面的分析,我們把技術人員的結構要進行改變。也就是公司技術人員要轉型去適應市場的發展需要。
對于一些龍頭企業,他們的鏈條復雜,有技術總監、技術員,用的獸藥多種多樣,雞一旦傳染病發生,往往不能控制。我們技術人員向龍頭養殖場的技術員服務,向他們推薦我們的藥品。使我們的藥品納入用藥程序,使其技術員會用我們的藥品。這樣我們的技術人員就有原來為雞病服務轉變為為技術員服務,也就是為人服務。
國內獸藥企業有兩千多家,由于競爭越來越激烈,獸藥的企業產品由于國家標準化要求,產品越來越同質化,那些有強大的研發隊伍,有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發展以醫代藥,與程序帶藥,這樣我們的推銷方式也發生改變?,F在的龍頭、養殖場不缺乏技術員,缺乏的是獸醫養殖綜合性人才,以前的一把剪子的技術人員不再吃香,以前沒聽說的環境控制員出現了,現在的技術員,技術上既懂得飼養管理,懂得環境控制,懂得產品銷售,懂得疾病治療。由原來的為雞診病改變為為人診心病,為龍頭、養殖場服務,綜合技術型人才在今天獸藥養殖這個行業將是中流砥柱。以上是一點心得僅供大家參考。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