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饑餓綜合癥癥狀和防治
來源:雞病專業網 發布日期:2011-03-09 發布者:曉天 共閱1035次
雞饑餓綜合癥在飼養管理不善的雞場時有發生。其危害很大.且容易被人們所忽視。因此,加強對該癥的防治.對促進雞體健康,提高生產水平,降低死亡率及殘次率很有意義。
發病原因一般情況下,雛雞在出殼后24h內可依靠存留在腹中殘余的蛋黃來維持機體的能量需要,但若種禽營養不良,種蛋質量差,則雛禽體內蛋黃的營養成分不足,使其處于半饑餓狀態。雛雞出殼后24h左右應開食,如果在長途運輸時不給予充足的飼料和飲水,可造成雛雞的饑餓。
雛雞處于饑餓或部分饑餓狀態時,攝入的營養物質不足,往往機體不得不消耗體內的糖貯存,以至使貯存的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快,使含氮物質在體內增加,造成酸堿平衡失調,進而影響機體各系統的正常功能,而出現系列癥候群。
主要癥狀病初階段,部分雛雞表現興奮不安,到處亂走,鳴叫,隨后出現無力、衰弱,精神沉郁,羽毛松亂,最后倒地不起,呈嗜眠狀而衰竭死亡。過幾日病雞表現口漸消瘦,冠髯蒼白,羽毛松亂而無光澤,精神不振,衰弱無力,不愿運動,生長發育受阻。尸體消瘦。血液稀薄,凝固不良。皮下膠樣浸潤,肌肉萎縮、色淡。嗉囊、腺胃、肌胃及腸道空虛。心包積水,腹腔積水,心冠脂肪消失,膽囊腫大,腎腫大褪色,輸尿管有白色尿酸鹽沉積。肝、脾萎縮。
防治措施(1)對已發生輕度的及短時間饑餓的家禽,只要及時清除病因,即可恢復正常。但對于嚴重饑餓且已造成極度消瘦和衰竭,無特效藥物可治,治療價值不大,應及時淘汰。
?。?)雛雞出殼后24h應及時開食,且先喂溫糖水后開食。長途運輸雛雞時,在運輸途中應及時喂料和飲水,以保證其采食量充足,保持非饑餓狀態。
?。?)全群雛雞投給維生素C、葡萄糖和電解多維、口服補液鹽。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