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生仔豬的接生準備
清洗產門、乳部
擠壓最后兩對奶頭有奶水噴出(約2小時內出生)
碘酒、口服用抗生素
剪牙、斷尾鉗、耳號鉗、干抹布
檢查溫度32-35°C
仔豬接生要點:
清理口腔、鼻孔內黏液,擦干全身
斷臍:在4cm處扎住或挽住
放在保溫燈下烘干
口服營養液
如有假死,清理口、鼻腔,做人工呼吸,直至叫出聲音
清理胎衣(約占初生仔豬總重的20%)
剪牙
斷尾
距尾根2cm處
防止出血
用碘酒進行消毒
初選留作種用
口服抗生素
吃初乳
需要保證仔豬初生2小時內吃到初乳
獲得免疫力
仔豬補鐵
在初生后第2天補充
劑量為1ml/頭
在耳后肌注
第7天第二次補充
補鐵的同時注射維生素的抗生素
仔豬分群
按仔豬大中小和母豬狀況進行分群哺乳
初產母豬哺乳弱小仔豬,經產母豬哺乳大個仔豬
體況好、奶水足的母豬可多哺乳仔豬
哺乳期間隨時根據仔豬狀況適時調整
仔豬補料
從第5天開始
需選用優質教槽料
少量添加
每天5-6次即可
料槽的選擇需注意
下痢控制
測量溫度是否正常
輕微下痢可口服抗生素
嚴重下痢需注射抗生素,對母豬進行減料
盡量減少對仔豬進行針劑的注射
溫度管理
第1周溫度控制在32-35°C
每周下調1°C
根據仔豬狀況,調整保溫燈的高度
溫度的保持會關系到仔豬下痢的減少
斷奶
在23日齡斷奶,斷奶體重約為7-8KG
先把母豬移至妊娠舍
仔豬原圈飼養1周后再轉入保育舍
保育分群
公豬與母豬分養
按照個頭的大中小分養
在保育舍飼養至70日齡左右
溫度管理
溫度在第1周保持在28-30°C
以后每周下降1 °C
至50日齡時保持在20-22 °C
溫差控制在2°C以內
防疫
氣喘病疫苗33日齡和47日齡各打一次
豬瘟疫苗40日齡和61日齡各打一次
丹毒疫苗54日齡打一次
豬場防疫程序根據各自疾病狀況制定
個別仔豬的治療
每天觀察仔豬狀況
發現如皮膚病、脫肛等需及時治療
弱仔需補充注射營養劑
淘汰病弱仔豬
盈利是豬場的第一目的,要對于沒有經濟價值的病、弱、殘、僵仔豬進行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