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養豬的朋友都希望豬能夠快點增肥,早點出欄,只有早點出欄,才能夠降低成本,提升養殖效益。豬出欄越晚,成本就越高。因此,縮短豬的出欄時間成為養豬戶最關心的話題。但是,你知道嗎?養豬過程中有一點因素很關鍵,往往很多人卻不重視,導致豬不能夠快速的增肥。
豬的生物學特性是:小豬怕冷、大豬怕熱、都不耐潮濕,還需要潔凈的空氣和一定的光照。因此,規?;i場豬舍的結構和 工藝設計都要圍繞著這些問題來考慮,只有創造一個有利 于豬群生長發育的環境,才能讓豬順利的成長。
溫度在環境諸因素中起主導作用。豬對環境溫度的高低非常敏感,表現在仔豬怕冷。低溫對新生仔豬的危害最大,若裸露在1℃環境中 2h,便可凍僵、凍昏、甚至凍死。成年豬長時間在-8℃的環境下,可凍得不吃不喝,陣陣發抖;瘦弱的豬在-5℃時就可凍得站立不穩。
較短的時間內育出肥豬
寒冷對仔豬的間接影響更大。它是仔豬黃白痢和傳染性胃腸炎等腹瀉性疾病的主要誘因,還能應激呼吸道疾病的發生。試驗表明,保育 豬若生活在12℃以下的環境中,其增重比對照組減緩4.3%,飼料報酬降低5%。在寒冷季節,成年豬舍溫要求不低于10℃;保有豬舍應保持在18℃為宜。2~3周齡的仔豬需26℃左右;而1周齡以內的仔豬則需30℃的 環境;保育箱內的溫度還要更高一些。春、秋季節晝夜的溫差較大,可達10℃以上,體弱的是不能適應的,易誘發各種疾病。因此,在這期間要求適時關、啟門窗,縮小晝 夜的溫差。
較短的時間內育出肥豬
成年豬則不耐熱。當氣溫高于28t時,對于體重75 kg以上的大豬可能出現氣喘現象;若超過30℃,豬的采食量明顯下降,飼料報酬降低 ,長勢緩慢。當氣溫高于35℃以上、又不采取任何防暑降溫措施,有的肥豬可能發生中暑,妊娠母豬可能引起流產,公豬的性欲下降, 精液品質不良,并在2~3個月內都難以恢復。熱應激可繼發多種疾病。
在寒冷季節對哺乳仔豬和保育豬舍應添加增溫、保溫設施。在炎熱的夏 季,對成年豬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如加大通風,給以淋浴,加快熱的散失,減少豬舍中豬的飼養密度,以降低舍內的熱源。此項工作 對妊娠母豬和種公豬尤為重要。
較短的時間內育出肥豬
養豬最起碼的就是保證養豬的環境是否適合,只有在適合的環境下,豬才能夠健康的成長,這也是個基本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