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肉雞產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來源: 發布日期:2011-07-13 發布者:曉天 共閱1201次
中國肉雞產業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已實現了從傳統飼養模式向現代化養殖模式的轉變:首先,肉雞產業是中國農業產業發展中成功的代表,它已成為農業產業化最完善、市場化運作最典型、與國際接軌最直接的行業。其次,中國肉雞產業是科技進步的典范,通過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使整個產業的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產業化水平日益提升。再次,肉雞產業在廣大農民脫貧致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建設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雖然是世界第二大肉雞生產國,但是與國際上先進的肉雞產業國相比,中國肉雞產業起步較晚,在生產水平、加工技術、檢疫標準等方面與世界肉雞產業大國——美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英國Grocery Distribution研究所對肉雞出口大國在有關競爭力方面所做的148項調查表明:中國養雞業在衛生和疾病防控、管理水平、政府政策和立法支持、科學技術利用等方面均居于肉雞出口大國的末位,我國生產上的優勢是勞動力資源雄厚且相對廉價。
中國肉雞業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其發展至少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我國肉雞產業發展與宏觀國民經濟增長是同步的,是一個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行業領域;第二,我國肉雞產業的發展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較小,在我國專業化肉雞生產的起步階段,就大量引進外資,建立大型的中外合資企業,采用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方式,產業競爭相對有序;第三,我國肉雞產業較早地實現了規?;蛥^域化發展,肉雞產業發展快速的地區都是以出口導向為主;第四,現代化肉雞生產所需的良種繁育體系、產品加工及市場銷售等環節基本形成,具備了較好的發展基礎;第五,部分一條龍企業,其生產水平達到或者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尤其是在雞肉的精細分割和深加工產品上,中國占有較大的優勢;第六,我國肉雞產業與歐、美仍有較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在商品肉雞生產效率低,生產水平差。第七,我國肉雞產業尚處在初級發展階段,是強周期性行業,市場波動較大,產業發展不穩定。
1 我國肉雞產業現狀
1.1 雞肉產量及雞肉貿易
我國的雞肉總產量由1984年的135.8萬噸增長到2007年的1062萬噸(見表1),并以每年5%~10%的速度持續增長,這使得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雞肉生產國。在此推動下,中國年人均雞肉消費量也從1984年的1.03kg發展到2007年的8.7kg,增長了8倍,雞肉在中國已成為僅次于豬肉的第二大肉類消費品。2008年中國雞肉產量占總肉類產量的17.2%,比1984年的6.2% 提高了11個百分點。
由于我國消費者的肉類消費習慣偏重豬肉,使得我國的人均雞肉消費水平與國際水平還有很大差距。以目前世界主要地區來說,美國年人均雞肉消費量44.3 kg,澳大利亞年人均雞肉消費量35.4kg,沙特年人均消費量38.7kg,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巴西,年人均消費量也達到34.3kg,這些都遠遠高于我國年人均8kg的水平。近年來,由于食品安全等因素的影響,我國雞肉出口不斷萎縮,2007年中國出口雞肉13萬噸,僅占雞肉總產量的1.2%,同時,雞肉進口的猛增和雞肉走私嚴重沖擊了中國市場,這也使中國肉雞產業的利益受到了嚴重損害。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