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鴨如何防控鴨病
來源: 發布日期:2011-09-11 發布者:曉天 共閱922次
中國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養鴨大國,因此,做好鴨病防控成為當務之急。
1 做好環境消毒工作。
養鴨如何防控鴨病
1.1 確保有效的消毒效果。
目前用于養殖場環境消毒的藥物有:醛類(甲醛、戊二醛)、堿類(如:火堿、生石灰)、鹵素類(氯制劑有漂白粉、消毒王、滅毒威等,碘制劑有碘三氧)、過氧化物類(如:過氧乙酸)、季胺鹽類(如:百毒殺)。消毒前先要做物理性的清掃沖洗,以防有機物(如糞、尿、膿血、體液等)的存在,然后再進行噴灑藥液消毒。在使用一種新購入的消毒藥時一定要進行消毒效果檢測,常用的方法是平板空氣暴露法。該方法是:消毒前將含普通瓊脂和麥康凱瓊脂的培養皿均勻放在封閉式鴨舍的四點處,根據鴨舍污染程度,暴露培養基10-20分鐘,消毒藥按一定濃度配制消毒后30分鐘,再在消毒前各點放置培養皿暴露相同時間,之后,將培養皿帶回實驗室于37℃培養過夜,觀察并計數平皿上的菌落數,求出4個平皿中的平均菌落數。據測試,5分鐘內在 100平方厘米上降落的細菌數,相當于10升空氣中所含的細菌數,因此,可按下面公式計算:
菌落數/立方米=N×100/A×5/T×100=5000N/(AT)A=平皿面積(平方厘米)
T=平皿暴露于空氣中的時間(分鐘)
N=平均菌落數
對消毒前后無差別的消毒藥經降低配比濃度后仍無效的應予以淘汰,在檢測得到有效的消毒濃度后,還應考慮消毒藥的成本,經過比較計算最終獲得適合本場的幾種消毒藥,以期輪換用藥。這樣,既起到了消毒效果,又降低了消毒成本,且延長了一種消毒藥在本場的使用時間。
1.2 遵循消毒的先后順序。
鴨場消毒時要遵循先凈道(運送飼料等的道路),后污道(清糞車行駛的道路);先后備鴨場區,后蛋鴨場區;先種后商。鴨舍內的消毒桶嚴禁借用或混用。
1.3 消毒頻數
一般情況下,每周不少于兩次的全場和帶鴨消毒;發病時期,堅持每天帶鴨消毒。
2 做好基礎免疫工作。
為了預防傳染病的發生,養殖場必須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保護鴨群健康。一個地區鴨群可能發生的傳染病不止一種,而可以用來預防這些傳染病的疫苗(菌苗)的性質不盡相同,在鴨體內所產生的抗體能足夠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襲的期限(免疫期)也不同。因此,一定的鴨群在使用多種疫苗(菌苗)來預防不同疾病,也需要根據各種疫苗(菌苗)的免疫特性來制定預防接種的次數和時間,這就形成了在實踐中使用的免疫程序。一個合理的免疫程序能夠很好的預防疾病的發生,并盡量減少因為疫苗免疫給鴨群造成的應激反應。因此,種鴨免疫應避開產蛋高峰,雛鴨免疫應考慮母源抗體的存在。給鴨群打的預防針既要減少人力、物力的浪費,又要提高免疫質量,關鍵要看免疫效果。鴨場可根據本地區和本場疾病發生情況,適時、適度地引入疫苗進行免疫,例如在鴨肝炎的高發區疫區或受肝炎威脅的地區就必須進行鴨傳染性肝炎的免疫。
疫苗免疫,對鴨群本身是一種應激,為了減小這種應激,可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多維電解質。不同季節,免疫接種要注意必要的細節問題。冬季氣溫極低,使用油乳劑滅活疫苗時,先要將疫苗恢復至室溫,否則注射到皮下的疫苗形成疫苗團而不易吸收;夏季氣候炎熱,疫苗接種時,首先要保證充足的飲水,并且盡量將免疫時間安排在清晨涼爽的時候。免疫中,要不斷搖勻疫苗,使每只鴨都能獲得等量有效的抗原免疫。接種組織弱毒苗時,免疫全程時間最好控制在1.5小時內,以防疫苗在溫度過高的鴨舍中長時間暴露而影響病毒的免疫活性。
3 建立科學的疾病防預體系。
3.1 把好入口關。
大門口嚴格標識“防疫重地,謝絕參觀”,設專人把守,嚴禁外來車輛和人員進場;進入生產區時必須洗手消毒并經消毒甬道(有消毒水池和紫外光)方可進入。
3.2 防止交叉感染。
各舍飼養員禁止竄場、竄崗,以防交叉感染。場區環境應保持干凈無污,隨時射殺進入場區的野鳥,嚴防其糞便污染飼料和運動場;堅持定期的全場和帶鴨消毒,發病期間要天天消毒;做好滅鼠和滅蚊蠅工作。病死鴨和剖解病料必須做無害化處理,不得任其污染環境,造成人為的疾病發生。
3.3 科學疾病防治。
獸醫對病死鴨要勤于剖解,病料應及時進行實驗室檢驗,依據藥敏結果用藥防治。初期投藥后,獸醫仍應進行跟蹤治療,直到病愈為止。獸醫根據藥敏試驗、臨床用藥情況、發病日齡和季節,結合生產實踐,獲得本場的預防用藥程序。在選藥時,避免使用假冒偽劣獸藥而造成免疫失敗,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
4 做好AI防控工作。
AI給養禽業造成的不僅僅是巨大的經濟損失,更為嚴重的是滅頂之災。該病血清型眾多,且存在基因突變、重組或重排現象,給AI防控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此在進行AI防控中,除采用免疫預防結合藥物治療的常規方法外,還應根據禽流感病毒(AIV)感染不同于其他疾病的特征,采取一系列綜合防制措施。
?、貯型AIV有囊膜,裸露時對諸如去污劑等脂溶劑比較敏感,常用的消毒劑很容易將其殺死;該病毒不耐熱, 60℃加熱10分鐘、70℃加熱數分鐘即可使其喪失活性。但在野外條件下,AIV常從感染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糞便中排出,當病毒受到這些有機物的保護時,就極大地增加了抗滅活的抵抗力,要滅活環境中的病毒,首先考慮的是對感染禽群的撲殺,繼而對其分泌物和排泄物進行發酵等的無害化處理以切斷其傳播。
因此,養鴨場應堅持全進全出的封閉式飼養管理,避免與野鳥或其他禽群混飼,并加強活禽市場的監管,切斷傳播途徑。
?、诳紤]到AI不但血清型眾多,而且病毒基因存在突變、重組或重排,這樣就需要快速多變的疫情監測工作嚴格有效。因此,定期、持續的鴨群跟蹤監測成為必要。
?、奂訌姴《痉肿由飳W和流行病學研究,根據發病時間、發病地區的病毒特點和差異,確立疫病防控措施的重點。
總之,疾病防治是養鴨場的生命線,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和興衰成敗,來不得半點的疏忽大意。尤其在當前我國周邊和某些地區不太安全的時刻,做好鴨病防控工作更顯意義重大。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