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Chansu
來源: 發布日期:2011-10-05 發布者:曉天 共閱1029次
本品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凈,擠取耳后腺及皮膚腺的白色漿液,加工,干燥。
[處方]
[制法]
[性狀]本品呈扁圓形團塊狀或片狀。棕褐色或紅棕色。團塊狀者質堅,不易折斷,斷面棕褐色,角質狀,微有光澤;片狀者質脆,易碎,斷面紅棕色,半透明。氣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鑒別]
[檢查]總灰分 不得過5.0%(附錄45頁)。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2.0%(附錄45頁)。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27頁)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0.5%磷酸二氫鉀溶液-乙腈(50∶50)(用磷酸調節pH值為3.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96nm;柱溫40℃。理論板數按華蟾酥毒基峰、脂蟾毒配基峰計算應分別不低于4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經五氧化二磷減壓干燥24小時的華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對照品各10mg,分別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分別精密量取5ml,各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中含華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各50μ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細粉約25mg〔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附錄44頁第三法)〕,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甲醇20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上述兩種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華蟾酥毒基(C26H34O6)與脂蟾毒配基(C24H32O4)的總量不得少于6.0%。
[功能與主治]/[作用與用途]解毒,消腫,止痛,開竅。咽喉腫痛,瘡黃疔毒。
[用法與用量]/[用法與判定]馬、牛0.1~0.2g;羊、豬0.03~0.06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孕畜慎用。
[規格]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制劑]
《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2000年版(二部)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