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急性傳染病的鑒別診斷
來源: 發布日期:2011-10-10 發布者:曉天 共閱1460次
近幾年來,急性鴨病的發生不但給廣大畜牧獸醫工作者臨床診斷帶來了困難,而且還給養殖場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F將急性死亡的鴨傳染病的鑒別診斷總結如下。
一、外觀鑒別要點
1.鴨霍亂、鴨副傷寒雞鴨都發病。
2.鴨瘟、鴨病毒性肝炎僅發病于鴨。鴨瘟成鴨發病多于幼鴨,鴨病毒性肝炎雛鴨發病多于成鴨。
二、臨床診斷鑒別
1.鴨瘟。急性、敗血性傳染病。主要是鴨發病,雞不感染。產蛋鴨、成鴨的發病率和病死率高于1日齡以內的雛鴨,發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發熱,腹瀉,怕光,腫頭流淚,眼周圍有分泌物,兩頰麻痹和排綠色稀糞,兩腿麻痹。剖檢可見皮膚有出血點,皮下組織膠樣浸潤,消化道黏膜充血,有壞死假膜或潰瘍,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和水腫、壞死;肝臟間有不規則大小不一的壞死和出血點。
2.鴨病毒性肝炎。雛鴨的一種傳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傳染病。僅發生于鴨,雞不感染。雛鴨發病嚴重,易感性和病死率隨雛鴨日齡的增大而降低。發病常見于5~10日齡雛鴨。病死率較高。特征為發病急,傳播迅速死亡率高,肝臟腫大,有出血點和神經癥狀。初發病時表現精神萎頓、縮頸、翅下垂、不愛活動,行動呆滯或跟不上群,厭食、運動失調。發病12~24 h即發生全身性的抽搐,病鴨多側臥,頭向后背,兩腳痙攣性地蹬踏,有時在地旋轉十幾分鐘即死亡,喙短褐,爪尖瘀血呈暗紫色。少數病鴨死前排黃白色或綠色稀糞,有時死亡很快。內臟主要表現為肝臟腫脹,發黃紅色或花斑狀,表面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出血斑,膽囊腫大,充滿膽汁;脾臟有時腫大,外觀也類似肝臟的花斑;多數腎臟充血、腫脹;心肌如煮熟狀;有些病例有心包炎、氣囊中有微黃色滲出液和纖維素絮片。
3.鴨霍亂。雞鴨都發病,此病大小鴨都發生。鴨群中流行嚴重,幾天內大批發病死亡,較鴨瘟發病快和流行期短。病鴨衰弱,怕下水,咽喉內有多量分泌物,呼吸困難、搖頭、腹瀉、兩腿癱瘓,沒有神經癥狀和頭腫現象。心包內充滿透明的橙黃色滲出液,心內膜及心肌充血和出血,肝腫大,脂肪變性,有灰白色、針頭大小的出血點或壞死點,腸道充血和出血,小腸前端最為嚴重,腸內容物呈污紅色,口腔后部、食道和泄殖腔黏膜沒有假膜和潰瘍;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針尖狀出血點;肺充血,表面亦有出血點。
4.鴨副傷寒。雞、鴨都感染發病,以雛鴨敗血癥和水瀉為主要特征;2周齡內雛鴨常呈敗血癥經過,顫抖、喘息、眼瞼浮腫,常見于眼盲和結膜炎,肝臟呈銅色有灰色壞死灶;盲腸擴張,內含干酪樣物質,直腸腫大、出血;心包、心外膜及心肌發生炎癥。成鴨感染后常不出現癥狀。根據臨床癥狀可分為關節炎型、內臟型、臍炎型、皮膚型。
三、流行特點
1.鴨瘟。流行沒有季節性,一年四季都有發生。通常在春夏之交和秋冬流行比較嚴重。
2.鴨病毒性肝炎。本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春、夏、秋季多發,在暴發時僅發生于雛鴨,一旦發生,發病率可達100%。
3.鴨副傷寒。幼鴨易感,散發或地方性流行,有時呈暴發或地方性流行,也有時呈暴發性流行,雛鴨死亡率達37%左右。
4.鴨霍亂。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和流行,但在高溫、潮濕、多雨的夏、秋兩季,以及氣候多變的春季最易發生。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