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的營養性疾病
來源: 發布日期:2011-10-10 發布者:曉天 共閱868次
一、維生素A缺乏癥
維生素A缺乏癥是由于維生素A缺乏而引起的,以夜盲、上皮細胞變性、萎縮、角化和骨骼發育不良為特征的一種營養代謝病。家禽對維生素A缺乏較為敏感,幼禽貯存維生素A的能力比成年禽低得多,因此,幼禽更易發生維生素A缺乏癥。
1.病因。長時期使用胡蘿卜素或維生素A含量過低的飼料喂家禽,又未補給青綠飼料或維生素A添加劑;飼料堆放、貯存、加工調制不當,使飼料中的胡蘿卜素或維生素A受到破壞;家禽患有消化道、肝膽疾病等,會影響胡蘿卜素和維生素A的吸收;母禽飼料中維生素A不足,是鴨胚及初生雛發生維生素A缺乏癥的主要原因。
2.癥狀。1周齡左右的雛鴨會出現維生素A缺乏癥,生長發育停滯、逐漸消瘦、羽毛松亂無光澤,走路軟弱尢力,兩腿顫抖癱瘓。眼流淚,上、下眼瞼粘連、鼓起,眼發干,形成一干眼圈,角膜混濁,眼球凹陷,雙目失明。成年鴨長期缺乏維生素A,生產能力下降,眼結膜發炎,有漿液性或粘液性滲出物,上下眼瞼腫脹,角膜混濁軟化或有穿孔等。
3.防治。在鴨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日糧中要有足量的胡蘿卜素,雛鴨和種鴨可補充適量的魚肝油;在食用復合維生素添加劑中,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A制劑;一旦鴨群發生維生素A缺乏癥時,要及時在日糧中加入2~4倍的維生素A制劑,一般在兩周后,即可康復,若在日糧中加入魚肝油,每千克飼料加入 2~4毫升,療效會更好。
二、鈣、磷和維生素D營養障礙
鈣、磷和維生素D是構成和調節機體營養代謝的重要養分,尤其對骨骼和蛋殼形成有重要意義,它們發生營養代謝障礙時會造成幼雛佝僂病和成年鴨產蛋率下降,產薄殼蛋、軟殼蛋,甚至停產,成鴨還會出現骨軟癥。
1.病因。當日糧中含鈣不足或鈣、磷比例不當時(正常時生長鴨為2:1,產蛋鴨為5 ~6:1)或日糧鈣、磷值正常,但維生素D不足或者由于疾病或某些成分影響了鈣、磷的正常吸收、代謝時,就會出現上述營養障礙。
2.癥狀。在雛鴨中主要發生佝僂病,表現為生長緩慢,羽毛生長不良,喙和爪變得柔軟而易彎曲,腳部虛弱無力,常蹲伏不愿行走,需借助雙翅搏動來移動身體。長骨彎曲,飛節腫大,肋骨和肋軟骨的結合部明顯腫大,腳趾、腿骨和胸骨彎曲、變形。產蛋鴨會出現薄殼蛋和軟殼蛋,若不及時治療,就會停產。
3.防治。預防本病主要靠加強飼養管理,供給全價的日糧。一般要求生長期日糧鈣、磷和維生素D3的水平分別為1%、0.5%和每千克日糧250國際單位。產蛋期分別為2.8%~3.8%、0.5%~0.6%和每千克日糧500國際單位。此外,還必須盡量減少疾病和其他應激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在發病時,注射維丁膠性鈣注射液,雛鴨每只0.5毫升,成年鴨每只1~2毫升,連用2~3天,并在飼料中添加1%~2%骨粉和貝殼粉,在發病初期通??梢匀〉昧己玫男Ч?。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