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沙門氏菌病的診治
來源: 發布日期:2011-10-10 發布者:曉天 共閱1072次
雞沙門氏菌病是由沙門氏桿菌引起的一種常見多發病,包括雞白痢桿菌病、雞副傷寒、雞傷寒等病,嚴重危害雞的健康,常常給養雞場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由于可以垂直傳播,因此,發病率極高。由雞白痢沙門氏桿菌引起的稱為雞白痢,由雞傷寒沙門氏桿菌引起的稱為雞傷寒。由有鞭毛能運動的沙門氏桿菌引起的禽類疾病統稱為禽副傷寒。
一、流行特點
1.雞白痢。各品種、各年齡的雞均可感染,3周齡以內的雛雞發病嚴重,死亡率極高,成年雞為慢性,嚴重影響產蛋;可垂直傳播,幾乎無法徹底消除。
2.雞傷寒。主要危害3月齡以上的成雞,無季節性,但以春、冬季多發,主要是經蛋垂直傳播,也可通過接觸病雞或污染的飼料、飲水等經消化道水平傳播。鴨、鵪鶉、野鴨等也可感染。
3.雞副傷寒。主要感染雞和火雞,主要危害1月齡內的幼雛。
二、臨床癥狀
1.雞白痢。多見孵出的雞苗弱雛,5—7日齡癥狀明顯,有的無癥狀死亡,怕冷,聚群,兩翅下垂,食欲廢絕,拉白色、淡黃、淡綠色黏性稀便,糞便粘著肛周,排糞困難,呼吸困難,成年雞產蛋量減少,受精率、孵化率、健雛率大幅下降,營養不良。
2.雞傷寒。雛雞的癥狀與雞白痢相似,成年雞精神委頓,羽毛松亂,雞冠萎縮、蒼白,腹瀉,糞便黃綠色,急性病例7天左右死亡。
3.雞副傷寒。無明顯癥狀死亡。10日齡后則表現精神委頓,怕冷,毛松,不食,口渴,排水樣糞,有的呼吸困難,死亡率較高。
三、病理變化
1.雞白痢。一周齡以內的病雛雞主要可見到臍環愈合不良,卵黃變性和吸收不良。一周齡以上的病雛主要表現肝臟腫大,表面上有“雪花”樣壞死灶;肺臟形成灰黃色結節;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腫;盲腸可能有柱狀“腸芯”。中雞的病理變化與雛雞相似,其肝臟腫大更為明顯土黃色,質地脆弱易碎,肝臟被膜常發生破裂而大量出血,這時可見到腹腔內積聚血凝塊,成雞可見卵巢炎、輸卵管炎、卵黃性腹膜炎等。
2.雞傷寒。最急性病例多無明顯病變或很輕微。急性發病雛雞最常見的是肝臟,脾臟和腎臟的紅腫。亞急性和慢性病例則肝臟腫大呈銅綠色,有粟粒大灰白色或淺黃色壞死,膽囊腫大并充滿膽汁,脾腫大并常有壞死灶心包積液有時發生粘連。肺臟和肌胃也有灰白色壞死灶。
3.雞副傷寒。肝臟腫大,呈古銅色,表面散布有點狀或條紋狀出血及灰白色壞死灶,肺發生壞死,膽囊腫大,脾臟腫大,表面有斑點狀壞死,心包炎,氣囊炎,鼻竇炎、腸炎、盲腸內形成“栓子樣病理變化”。成雞有卵巢炎、腹膜炎病理變化。
四、防治方法
1.防治雞白痢。種雞場應定期進行雞白痢檢疫,發現病雞及時淘汰。種蛋入孵前用甲醛氣體熏蒸消毒。雞舍、育雛室的一切用具要經常使用“苯扎溴銨”、“戊二醛”、“復方戊二醛”等消毒劑進行清洗消毒,孵化器在應用之前,要用甲醛氣體熏蒸消毒。雞發生白痢時,養殖戶根據自己養殖場的用藥情況,選擇對沙門氏菌敏感的藥物,進行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痢菌凈”、“喉痢凈”、“強力霉素水溶性粉”、“桿菌治”、“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等。
2.防治雞傷寒。重病雞及時淘汰處理,輕病雞隔離治療,雞舍及場地要徹底消毒。預防藥物用痢特靈,按0.02~0.04%比例混飼料。雛雞每天每只在飲水中飲服鏈霉素0.01克,也有較好的效果。
3.防治雞副傷寒。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是加強衛生消毒工作,嚴防各種動物進入雞群,防止其糞便污染飼料、飲水等,以及種蛋、孵化、育雛器具的清潔消毒。注意使用抗菌素,如慶大霉素、氯霉素等加以防治。
五、綜合性防制措施
1.建立健康雞群。挑選健康種雞、種蛋、建立健康雞群,堅持自繁自養,慎重地從外地引進種蛋。在健康雞群,每年春秋兩季對種雞定期用血清凝集試驗全面檢疫及不定期抽查檢疫。對40~60d以上的中雛也可進行檢疫,淘汰陽性雞及可疑雞。在有病雞群,應每隔2~4周檢疫一次,經3~4次后一般可把帶菌雞全部檢出淘汰,但有時也須反復多次才能檢出。
2.做好孵化消毒。孵化時,用季胺類消毒劑噴霧消毒孵化前的種蛋,拭干后再入孵。不安全雞群的種蛋,不得進入孵房。每次孵化前孵房及所有用具,要用甲醛消毒。對引進的雞要注意隔離及檢疫。
3.加強育雛飼養管理衛生。雞舍及一切用具要注意經常清潔消毒。育雛室及運動場保持清潔干燥,飼料槽及飲水器每天清洗一次,并防止被雞糞污染。育雛室溫度維持恒定,采取高溫育雛,并注意通風換氣,避免過于擁擠。飼料配合要適當,保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
4.消除各種應激因素。如飼養密度大,長途高溫或低溫運雛,通風不良,舍內溫度過高或過低,衛生條件不良,飼養管理不善等,都可誘導雞的發病。應減少應激因素,改善飼養管理,提高育雛雞營養水平,加強雞的抵抗力。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