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
來源: 發布日期:2011-10-19 發布者:曉天 共閱1123次
本品為鹿科動物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已骨化的角或鋸茸后翌年春季脫落的角基,分別習稱“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脫盤”。多于春季拾取,除去泥沙,風干。
[處方]
[制法]
[性狀]馬鹿角 呈分枝狀,通常分成4~6枝,全長50~120cm。主枝彎曲,直徑3~6cm?;勘P狀,上具不規則瘤狀突起,習稱“珍珠盤”,周邊常有稀疏細小的孔洞。側枝多向一面伸展,第一枝與珍珠盤相距較近,與主干幾成直角或鈍角伸出,第二枝靠近第一枝伸出,習稱“坐地分枝”;第二枝與第三枝相距較遠。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光澤,角尖平滑,中、下部常具疣狀突起,習稱“骨釘”,并具長短不等的斷續縱棱,習稱“苦瓜棱”。質堅硬,斷面外圈骨質,灰白色或微帶淡褐色,中部多呈灰褐色或青灰色,具蜂窩狀孔。無臭,味微咸。梅花鹿角 通常分成3~4枝,全長30~60cm,直徑2.5~5cm。側枝多向兩旁伸展,第一枝與珍珠盤相距較近,第二枝與第一枝相距較遠,主枝末端分成兩小枝。表面黃棕色或灰棕色,枝端灰白色。枝端以下具明顯骨釘,縱向排成“苦瓜棱”,頂部灰白色或灰黃色,有光澤。鹿角脫盤 呈盔狀或扁盔狀,直徑3~6cm(珍珠盤直徑4.5~6.5cm),高1.5~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光澤。底面平,蜂窩狀,多呈黃白色或黃棕色。珍珠盤周邊常有稀疏細小的孔洞。上面略平或呈不規則的半球形。質堅硬,斷面外圈骨質,灰白色或類白色。
[鑒別]
[檢查]
[含量測定]
[功能與主治]/[作用與用途]溫補肝腎,強筋骨,行血消腫。陽痿滑精,腰肢無力,陰疽瘡瘍,乳癰初起,瘀血腫痛。
[用法與用量]/[用法與判定]馬、牛20~45g;羊、豬5~10g。
[注意事項]
[規格]
[貯藏]置干燥處。
[制劑]
《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2000年版(二部)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