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
來源: 發布日期:2011-10-19 發布者:曉天 共閱1229次
本品為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 、三角葉黃連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連Coptis teeta Wall. 的干燥根莖。以上三種分別習稱“味連”、“雅連”、“云連”。秋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殘留須根。
[處方]
[制法]
[性狀]味連 多集聚成簇,常彎曲,形如雞爪,單枝根莖長3~6cm,直徑0.3~0.8cm。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粗糙,有不規則結節狀隆起、須根及須根殘基,有的節間表面平滑如莖桿,習稱“過橋”。上部多殘留褐色鱗葉,頂端常留有殘余的莖或葉柄。質硬,斷面不整齊,皮部橙紅色或暗棕色,木部鮮黃色或橙黃色,呈放射狀排列,髓部有時中空。氣微,味極苦。雅連 多為單枝,略呈圓柱形,微彎曲,長4~8cm,直徑0.5~1cm?!斑^橋”較長。頂端有少許殘莖。云連 彎曲呈鉤狀,多為單枝,較細小。
[鑒別]
[檢查]總灰分 不得過5.0%(附錄45頁)。
[含量測定]取本品粉末約0.1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入鹽酸-甲醇(1∶100)約95ml,60℃水浴中加熱15分鐘,取出,超聲處理30分鐘,室溫放置過夜,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4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25頁)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μl、對照品溶液1μl與3μl,交叉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異丙醇-水(6∶3∶1.5∶1.5∶0.3)為展開劑,另槽加入等體積的濃氨試液,預平衡15分鐘后,展開,取出,揮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26頁薄層掃描法)進行熒光掃描,激發波長λ=366nm,測量供試品與對照品熒光強度的積分值,計算,即得。
本品含小檗堿以鹽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計,不得少于3.6%。
[功能與主治]/[作用與用途]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濕熱瀉痢,心火亢盛,胃火熾盛,肝膽濕熱,目赤腫痛,火毒瘡癰。魚赤皮,白頭白嘴,出血。
[用法與用量]/[用法與判定]馬、牛15~30g;駝25~45g;羊、豬5~10g;兔、禽0.5~1g。外用適量。魚每1kg體重2~5g,拌餌投喂;每1m3水體1.5~2g,潑灑魚池。
[注意事項]
[規格]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制劑]
《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2000年版(二部)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