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舍濕度管理
來源: 發布日期:2012-03-12 發布者:曉天 共閱720次
濕度管理:
在孵化后期,出雛器內的濕度相對較高,為了減少雛雞出雛后的應激,育雛前三天舍內相對濕度必須在70%。4~7天65%,8~14天60%,15天以后50~60%。如果第一周的相對濕度低于50%,雛雞就會出現脫水,周末體重達不到入舍時重量的4倍,均勻度差,影響以后的生產性能。溫度適中而濕度過低時,雞體感溫度低,易發生扎堆現象,這樣會造成雞體內水份散失增多,卵黃吸收不良,絨毛干枯,腳趾干癟,雛雞易受灰塵侵襲而患呼吸道疾病。低溫高濕時,舍內既冷又潮,雛雞易得感冒和發生胃腸病。高溫高濕時,雛雞體內熱量不易散發,悶氣,食欲下降,生長緩慢,抵抗力下降,造成熱應激。在育雛期間,很多飼養者忽略舍內的濕度,普遍存在濕度過低的問題,尤其在春秋兩季,氣候干燥,一定要防止舍內濕度過低給雛雞造成的影響。
控制濕度的措施是:
1、在進雛前1天育雛間地面用水澆透,每2000只雞用水量要超過300公斤(夏季200公斤),使地面含水量達到飽和。
2、進雛后頭一周要采取爐子上坐水、空氣中噴水相結合的辦法,才可使舍內相對濕度達標。
3、4周齡以后如通風不好,清糞不及時,舍內濕度會嚴重超標,最高可達80%以上,要采取通風、加熱和及時清糞等降濕措施。并加強飲水器的管理,防止灑水?! ?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