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行業動蕩原因分析
來源: 發布日期:2012-04-23 發布者:曉天 共閱1629次
現在是2012年春季的最后一個月,在行業企業、市場走一走,你不難得到這樣的評價:“2012年蛋雞業要到6月份或7月份才能有起色”,還有人說2012年上半年干脆壞到底,下半年才會有好行情,不然,下半年還是不溫不火??梢?,業內對行業的消極情緒甚嘯塵上。
是什么原因導致2012年上半年的壞行情?
差不多都認為這是2011年行情太好了,真是養什么賺什么,種雞的情況不必說,商品蛋雞的年利潤能達到30元以上,這是多少年來沒有的情況。因為2011年行情好,所以種雞、商品雞飼養量的擴張也一發不可收拾。2011年到底有多少飼養量和存欄量仍不確切,但年前的蛋品積壓已經表明,2011年上半年進雛量多,產蛋雞產蛋高峰集中。同樣,因為2011年下半年比上半年進雛還多,雞的產蛋高峰集中在2012年上半年。如此說來,2012年整個上半年蛋雞行情都不會有多少好轉。行業既然如此,甩賣一點雛雞又能算什么?人們只知道責備峪口甩賣雛雞,那么你自己有沒有降價銷售呢?可以肯定的說,有。只是峪口樹大招風,別人能大張旗鼓做的事,你峪口哪怕是事出有因也不行。
在蛋雞、肉雞和其它家禽大賺特賺的2011年,有許多人沾沾自喜,也有許多人擔心2012年可能會出現可怕的低谷??墒菂s很少有企業倡議行業各方對2012年的壞行情作出評估,并共同為之采取應對策略,壓縮生產規模,共同穩定養殖業市場等,甚至把企業的規模擴張作為企業的榮譽。這是一種悲哀。
行業動蕩原因何在?
如何才能讓行業穩定發展,以往的討論無計其數,主意多多,可行業發展的節律和大起大落的情況并未有所改變。如果2012年起伏期真如現在大家所說的那樣,那么,這個低谷將達到6個月。重要的是當前已經在許多地方已經很嚴重、而大家卻閉口不談的疫情,上半年的低谷將使相關的企業和區域家禽業出現非常嚴重的后果,加劇波谷的探底。
說到行業的低谷,大家都不會將目光集中在養戶的跟風飼養,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如果我們分析一下產業鏈的邏輯關系,我們就很容易發現其中的關鍵所在。長期以來,商品雞飼養場戶是有跟風的情形,行情好了,就增加飼養量;行情差了,就減少飼養量,躲避行情變化帶來的影響,這是中小規模場戶普遍的心態。在規模較大的雞場,他們只能恒定飼養量,以不變應付可變的行情,除非虧本至資金鏈斷裂,資不抵債。
而種雞生產場家的心態就比較復雜了,有的場戶沒有足夠的資金,抗風險能力較差,行情好時,他們會擴大飼養量;行情差時,他們會減少飼養量。行情捕捉對了,真能搛一筆。行情差了,就可能一虧而不可收拾。而規模較大的雞場,或資金鏈準備比較堅實的雞場,因為船大難掉頭,所以他們不論行情好壞,只能穩定飼養量和生產計劃。當然,他們會在差行情時提前淘汰種雞,以適當規避風險。
司空見慣的事情是,許多祖代雞場家總是在努力擴張規模,他們的重要出發點是讓自己的企業在行業中有話語權。初步估算,全國30多家祖代蛋雞場家的產能在100萬套以上,年飼養量突破60萬套。以每套祖代生產5000只商品雞計算,可生產30億的商品雞。而中國不到14億的人口,最多只需要14億的蛋雞,算算有16億的實際產量閑置。
上面的資訊可以讓我們清醒的看到,中國蛋雞業已經瘋狂到了何種程度,這也是世界第一。
當我們理清了上面的關系以后,我們就不難發現,中國蛋雞業大起大落的根在種源行業。
是種源行業的瘋狂發展導致了行業的大起大落。
種源行業的發展軌跡,進口蛋雞差不多完全壟斷中國市場近30年。近幾年來,以華都峪口為代表的自主育種企業快速成長,并很快突進中國蛋雞種源市場,用半壁汀山來評估這種趨勢并不為過??墒?,重要的問題是進口雞種源在中國的總量并沒減少很多。由此看來,中國自主育種的種源增加了多少,就是中國蛋雞種源市場增加了多少。這個數據到底是多少,峪口自己最確切,行業中的很多人心中有數,協會和農業部也了解情況。
對上面的情況大家都心照不宣,可每個人都希望有人來正確評估種源行業的情形,更希望農業部或協會有人出來組織這樣的評估。
評估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的目的是要解決問題。誰來解決問題?唯有農業部,或農業部委托協會。
需要推進的工作
制定種源法:在行業中,關于企業自律和種源總量控制的討論過去都進行過,并且都有協定文本,可是會議一散,又各行其是。所以,在以千億產值和帶動數千億的蛋雞產業中,確實需要一部“蛋雞業推進法”加以規范和引導。這部法律或規范至少應包括產業適量控制法、種雞企業經營法、種雞飼養法、孵化法、質量法等內容。
祖代總量控制:要處理好如下關系:一是進口雞和自主育種雞總量的分配。中國是一個蛋雞業大國,種源戰略是最重要的戰略之一。過去以進口雞一統天下的格局確實不妥,表現在定價話語權的失落、國外育種公司重大疫病影響中國蛋雞飼養業布局等等,這些問題過去我們已經深受其害。當然,如果一味強調自主育種,而將進口雞完全擠出國門,既無助中國蛋雞種源穩定,也不符合市場經濟法則。在當前形勢下,也采取進口雞逐步減少、自主育種穩步增加,各在50%上下活動的策略。根據中國蛋雞總量不超過15億的原則布局,祖代雞總量應控制在30萬套的總量水平。那么按照各50%的水平分配,自主育種的祖代雞應控制在15萬套左右,進口雞也應控制在15萬套的總量水平。如果自主育種的總量不足15萬套,進口雞總量可相應增加;同樣的道理,如果自主育種雞的祖代總量超過15萬套,進口雞總量應相應少于15萬套。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首先必需確保自主育種雞能接受生產的檢驗,能得到用戶的認可。與此同時,進口祖代雞應實行對口審批制度,嚴格控制審批總量。二是自主育種企業間的關系協調,應根據自主育種各企業的不同情況,協商合適的祖代雞飼養量。
為達上述目的,農業部及相關職能部門應對自主育種和進口祖代企業進行調研,重新審核、確定可經營祖代雞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實旋年度核驗和評比制度,淘汰不合格企業,促進企業不斷提升種雞質量水平和健康水平,從種源上推進飼養業的質量建設。
父母代總量控制:當前,父母代雞生產總量的發展和控制也處于無序的狀態,父母代雞的總量直接影響商品雞產量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中間環節。慚以,蛋雞行業要將父母代雞總量的組織當作一項核心工作加以關注。所以,應由農業部、畜牧總站、中國家禽業協會形成合力,發動各省相關職能部門,開展父母代場大調查,摸清底細。在此基礎上,組織父母代雞場開展包括生產技術標準在內的評估工作和重新審批工作,關閉或勸導轉產剩余產能??刂聘改复u總量2700-3000萬套范圍。
盡快掛進從種雞到商品雞的年度訂單生產。為什么中國蛋雞業總會出現年度間行情大起大落和年度內行情大起大落,年度內的行情低谷期可長到6個月,是因為年度內的訂單變化很大,種雞企業無法確定年度內到底應該產多少種蛋、苗雞,孟法以銷定產。所以,不是供不應求,就是大量剩余。不是多養了種雞,就是少養了種雞,供種時間不是被迫延長,就是被迫縮短。所以,如果70%以上的企業能夠實行跨年度訂單、跨年度以銷定產,行業的供種信息就可以超前發布,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就可以根據行情和市場情況適度調整生產計劃。由此循序漸進,就可以將低谷期縮短到3個月以內,就可以完全實行訂單生產和均衡生產。
誰為行業穩定發展兌現行動?
從上面的情形我們可以明白,為了行業的穩定發展,需要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通力協作,掌起總量控制的大權;需要祖代雞企業、父母代雞企業挑起共同協商、穩定總量的責任、需要商品生產者認真研究行情和形勢、制訂穩定的年度飼養計劃,超年度下單。種雞企業還應科學分析行情,指導下游養戶增加或減少飼養計劃。需要飼養行業和相關行業通力協作,以養殖業為參照,制定相應的生產計劃,共同實行科學生產和經濟生產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