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現代建設型畜牧業雛形顯現
來源:獸藥直銷網 發布日期:2012-04-24 發布者:曉天 共閱1433次
近年來,通遼市堅持引草入田、種草養畜、禁牧舍飼,扶持農牧民建設棚舍、青貯窖池,依托龍頭企業發展規?;B殖,推動傳統畜牧業向現代建設型畜牧業轉變,走上了一條生態恢復與生產發展、草原增綠與農牧民增收的互利共贏之路。
在科左后旗努古斯臺鎮南巴嘎查村,海明是村里最早開展舍飼養牛的農戶之一。以前她家的牛都在附近的草地上放養,過度放牧導致草場日漸退化。季節性禁牧政策實施后,她家蓋起了棚舍,種了60畝的青貯,建起了20萬斤的青貯窖,牛的“口糧”得到了徹底解決,每年舍飼養牛的收入都在8萬元左右。
同時,通遼市還通過政策扶持,鼓勵余糧畜業、科爾沁牛業、谷潤、綠豐、福德等龍頭企業引領、帶動養殖戶、專業養殖村快速發展。通遼余糧畜業開發有限公司采取“公司+養牛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推進“以家庭為單位,小規模、大群體、整村推進”的母牛養殖專業村建設。公司撥專項資金成立了小額貸款公司,為養牛戶提供低息貸款,用于養牛戶基礎母牛擴繁,使公司與養牛戶之間形成了風險共擔、利益均享的聯結機制。
目前,通遼市已建成規?;B殖場、小區3027個,養殖專業村737個。以奈曼旗、庫倫旗為代表的肉雞,以科爾沁區、開魯縣為代表的生豬、奶牛、育肥牛,以扎魯特旗、科左后旗、科左中旗為代表的基礎母牛、綿山羊的規模養殖發展迅速,全市規?;B殖比重達到了34%。
經過多年發展,通遼市建設型畜牧業雛形已經顯現:全市已建設永久性棚舍98萬間、永久性青貯窖池17.9萬座、牧業水源井2.3萬眼,擁有畜牧業機械、飼草料加工機械和青貯飼料收獲機10.6萬臺套,人工草地保有面積達到475萬畝,其中優質牧草、青貯飼料和飼用灌木種植面積450萬畝。全市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增長,肉牛、生豬、禽類飼養量躍居自治區前列,去年農牧民人均畜牧業純收入2296元。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