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病原
禽瘧原蟲常見有寄生于雞、雉雞、珍珠雞、孔雀的雞瘧原蟲;寄生于雞、鵪鶉和火雞的近核瘧原蟲;寄生于火雞、鴨的硬瘧原蟲;寄生于野雉、雞、火雞、鴨和其他家禽的小瘧原蟲;寄生于珍珠雞和各種家禽的虛假瘧原蟲等。禽瘧原蟲的裂殖生殖(無性繁殖)在血液中進行,孢子生殖(有性生殖)在蚊子體內進行。
(二)流行特點
禽瘧原蟲的中間宿主是禽類,終末宿主是蚊子,感染瘧原蟲的蚊子叮咬宿主禽而傳播本病。雞瘧原蟲和近核瘧原蟲的致病力最強,感染禽死亡率可達68~75%。
(三)主要癥狀
急性病例常突然發病,精神萎頓,食欲不振,羽毛蓬松,高熱,呼吸困難,貧血虛弱,共濟失調或呈麻痹狀態。慢性病例僅表現貧血,衰弱,環境劇變時可引起死亡。
(四)剖檢特征
尸體蒼白貧血,皮下出血,肝脾腫大,呈黑紅色甚至黑色,腎臟充血、出血。
(五)實驗室診斷
制作血片,姬姆薩染色,在紅細胞內查找瘧原蟲。也可采用生物學試驗,將血液對易感家禽作腹腔注射。
(六)防制要點
預防措施是消滅蚊子,中斷瘧原蟲的生活史。治療可選用阿的平、息瘧定、乙胺嘧啶、佰氨喹、奎寧和二甲硝咪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