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雞組織滴蟲病的診治
來源:獸藥直銷網 發布日期:2012-04-26 發布者:曉天 共閱892次
林海斌(江蘇省海安縣海安鎮畜牧獸醫站)
一 發病情況及癥狀
2011年6月下旬,本鎮李某家因一次臺風將二樓育雛室屋面平瓦掀翻,其中有不少瓦片破損不堪,由于當時正值夏收大忙,故未能及時購置瓦片等物資回來修理雞舍,只好將事先訂購的2500只海蘭雛雞臨時圈養在一樓地面,飼養至7月25日前(1月齡)雞群生長發育情況良好,35日齡相繼出現病雞,并陸續死亡,41日齡死亡率高達40%,病雞表現為明顯消瘦,食欲不振或廢絕,精神萎頓,羽毛粗亂、兩翅下垂、嗜眠,排淡黃色或淡綠色稀糞,重者則排帶血糞便。
二 實驗室檢查
刮取病雞肝的新鮮病灶,加40℃生理鹽水混合稀釋于凹玻片上制成懸液壓片,用暗視野鏡檢,鏡檢前在酒精燈上加熱保持適宜的溫度,以維持蟲體
的活動性。發現有略呈圓形,外在一層透明膜,大小約8~12微米鐘擺運動很活潑的組織滴蟲體。
三 治療
(1)甲硝基羥乙唑(滅滴靈)按0.05%濃度混水,連用7天,停藥3天后,再用7天。
(2)在治療時為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力,促進康復,可在每100kg飲水中添加復B糖粉100g(杭州新港動物保健品廠生產),自由飲用。同時每kg飼料添加維生素C200mg,為減少盲腸出血
和促進盲腸肝臟損傷修復,可適當補充維生素K3和維生素A,為防繼發感染,亦可在飼料添加適量的土霉素。
經采用上述方法后,第4天死亡停止,第5天雞群精神狀態明顯好轉,吃食飲水已逐步恢復常態。
四 討論與體會
(1)該病多發于4~5周齡的雛雞,自本世紀前都以痢特靈(呋喃唑酮)治療為主,自此藥被禁用后,甲硝唑、替硝唑亦成為防治該病的首選藥物。(2)因該病屬寄生蟲病,所以作為雞場,無論在平時或發病治療期間,保持雞舍及運動場地面清潔衛生或采用網上育雛和籠養,是有效防治和減少本病發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所以,每個雞舍必須勤出糞、勤打掃、勤消毒。(3)寄生于盲腸內的組織滴蟲,進入異刺線蟲,并在卵巢中繁殖后進入卵內,當該線蟲排卵時,滴蟲也隨之而出,滴蟲有卵殼保護,存活期長,成為感染源。蚯蚓是本蟲的搬運宿主,蚯蚓蠶食土壤中的雞異刺線蟲后,滴蟲隨蟲卵進入蚯蚓體內孵化,新孵出的幼蟲在組織內生存到侵襲階段,因雛雞經消化道感染,一旦吃到該蚯蚓后便感染組織滴蟲病。所以,嚴禁蚯蚓進入雞舍,消滅雞舍四周的蚯蚓,也是防制該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時,對于康復后的雞可考慮用左旋咪唑等藥物驅除異刺線蟲。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