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姜你軍”、“蒜你狠”、“豆你玩”等新生詞匯不斷演繹著生姜、大蒜、大豆的漲價之路……如今,雞蛋也不甘示弱沖破了五元大關,變身“火箭蛋”。8月30日,記者調查多家超市和農貿市場發現,雞蛋每斤零售價居高不下,已達5.2元。對此消費者大呼“傷不起”,對“發家了的蛋農”表示“羨慕嫉妒恨”。雞蛋價格如此飆升,蛋農真的發大財了嗎?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調查了多名養雞場負責人和送蛋商,傾聽他們這兩年“過山車”般的生意之路,還原養雞戶們真實的生存狀況。
市場
蛋價坐火箭,蛋農喊賠錢“今年養雞的,誰掙錢?”
8月30日早晨8時,住在新貴都的張大媽像往日一樣拎著籃子來到樓下的農貿市場。
“雞蛋多少錢一斤了?”張大媽是雞蛋商販小杜的??土?。
“5塊了,今天回落了一毛。”小杜熟練地回答道。
“好歹便宜一點了,真是一天一個價!這陣子漲得太厲害了,感覺8月初才4塊5呢。估計過節還得漲,我買5斤吧,多買點預備著。”張大媽嘆氣道。
旁邊有人聽到一斤5.1元,走過來邊挑雞蛋邊自言自語道:“雞蛋再貴老百姓還是得吃啊,這下養雞的人可發大財了!”
然而小杜的臉上露出無奈的神情。她搖搖頭,邊給張大媽稱雞蛋邊說:“大媽,不是您想的那樣,現在我們賣雞蛋也賺不著錢。”
小杜委屈地對記者說,現在雞蛋價格這么貴,老百姓都不大吃了,她家雞蛋的銷量下降了三分之一,“現在每個月攤位費、水電費、破損費用就一千多元,進價4.8元,我賣5塊錢都不賺錢。”
據了解,今年3月下旬以來,中國內地蔬菜價格整體呈下降走勢,但大白菜、胡蘿卜、白蘿卜等多種蔬菜價格卻逆市上漲,價格創2010年5月份以來新高,而中間環節過多是推高菜價的一大原因。那么雞蛋價格飆升是不是也出于這樣的原因?
蛋商小杜否定了這樣的說法。她告訴記者,現在大部分的農貿市場,甚至是超市,都是直接“農超對接”。中間幾乎沒有“轉手”一說。她家的雞蛋都是直接從養雞場進貨,那邊負責運輸,這邊貨不足了,打個電話就可以了。
農貿市場的蛋商吳老板也表示,雞蛋的銷售絕對不像蔬菜那樣有層層加價環節,最多也就轉手兩次,毛利潤最多每斤兩毛錢。
給吳老板送貨的劉雪梨是個年輕小伙,對于現在“外行人”說賣雞蛋掙大錢的說法,他很無奈,他說他村里有七八家養雞場,他表哥家就是其中一家。“我太了解現在的行情了,你去問問,今年養雞的,誰掙錢?”
探訪
賣多少錢,蛋農說了不算價漲利潤降,賺賠靠“賭”
雞蛋價格如此飆升,養雞戶卻都賠了錢?賠了多少?為什么賠?8月31日上午10時,滿揣著這一肚子疑惑,記者來到嶗山區沙子口南嶗村的蛋香藝養雞場。
雞蛋全市有統一價
老遠,雞場的負責人李海濱就迎了出來。今年34歲的他,于2004年開始養雞。八年來,他先后投資了三百萬元用來租地、建廠房和基建設施,如今雞場存欄規模三萬只。
“去年行情好,大家都賺了錢。”李海濱如實說道。然而今年的雞蛋市場,卻讓他怎么也開心不起來了。
“怎么會賠錢呢?賣多少錢不是你們說了算嗎?”雞場房旁邊的接待室里,當記者問起這個問題,李海濱和坐在他旁邊的妻子小董都笑了。他說,如果真是這樣,那養雞戶就不會賠錢了,但是市場就亂套了。
“我們這些養雞散戶都加入了蛋雞協會,算是個信息集合地,每天我們都會收到短信,告知今天的雞蛋統一價。”李海濱說,統一定價是很有必要的,否則每個地方出價不一,經銷商肯定會選擇從最便宜的地方進貨,那樣青島本地的雞蛋銷售就會亂套。
養雞仿佛玩期貨
李海濱說,其實每年的雞蛋市場都會有淡季旺季。但是今年,情況的確超出了蛋農們的預料。“養雞跟玩期貨差不多,是賺是賠全靠"賭"。因為養這一批雞,產蛋能帶來的收益是在130天左右,而我們蛋農是很難估計4個多月以后的價格的。”
李海濱無奈地說,這八年里有好幾次賠得失眠,多少次都動了改行的心,但是一想到投資了這么多錢建廠房和基建設施,一旦撤離,這些就全部打了水漂,他還是堅守了下來。再加上,他的雞蛋大部分供到了大公司的食堂和周邊的酒店,簽的合同都是一年期,如果中途放棄,客戶的流失是最大的損失,所以只能也必須“硬撐”。
妻子小董說,今年成本的劇增是始料未及的,如今八個月已經賠了將近40萬,就算今年賠進百萬,他們也很難做出撤離的決定,因為“好行情還是充滿希望的。”
規模越大風險越大
賠了多少?錢賠到了哪里?數字能說明一切,算賬才是王道。李海濱掏出計算器,給記者算起來。
“我用的優質混合飼料,里面有豆粕、玉米以及其他營養物,進價是2950元/噸,合到每斤雞蛋里是1.475元。而生產一斤雞蛋大約需要三斤料,這是普遍規律,這樣一算,你看吧,成本已經到了4.425元,這還沒算人工費、水電費、養殖場和機器的磨損費用!”李海濱越說越激動,這才是真的戳到了他的痛處。
“算上破損率、水電費什么的,我的一斤雞蛋飼料成本約是4.5元,批發給蛋商是4.55元,利潤只有五分錢。每天平均出貨13000斤,只能掙到650元。這還沒算工人工資,現在不給三千元根本招不到長期工。”即墨柳樹屯村養雞場負責人郭孝法也證實了這一說法。郭孝法的養雞場存欄量達到15萬只,這在即墨算是規模較大的養雞戶了。養雞十年間,他前后共投入了1300萬元。
郭孝法說,去年行情好,一只雞全年的凈利潤達到14元之高,而今年他粗略估計一只雞將賠掉10元。“規模越大風險越大,今年賠的就越多。對于我們這樣的大型養雞場,一下子賠掉一百來萬都成常事兒了……”
小戶逃離大戶堅守
“保守估計,今年全青島淘汰養雞散戶30%左右,可以說是小戶逃離,大戶堅守。”養雞戶郭孝法說,自己的養雞場規模較大,加上去年賺到了一些資本,盡管可能“去年賺的今年全賠進去”,好在他的養雞場還是在寒冬中挺了過來,存欄數沒有下降。
然而一些單打獨斗的散養戶,就沒那么好的運氣了。“我收購雞蛋時深有體會,以前跑兩三家就夠收貨量,現在得跑五六家才能湊齊。賠得太厲害,很多小散養戶都不干了。”送蛋商劉雪梨說。
走出接待室,李海濱指著半山腰上的幾間房說:“你看那邊,以前也是跟我養殖規模差不多大的一家,他改做餐飲了,養雞風險太大,扛不住了。”
據悉,2012年上半年蛋雞生產是在虧損狀態下經營。李海濱算了一筆賬,小散養戶如果養500只雞,在控制好成本的情況下,一個月才賺不到1500元,還要承受價格大起大落的風險,現在隨便打個零工,都得每月2000元以上,養雞還不如打零工。這也是大量散養戶退出市場的原因。
豆粕漲價逼升飼料價市場飽和致產量降低
豆粕價格瘋狂上漲
蛋價居高不下,首當其沖的原因就是飼料的瘋狂上漲。李海濱邊算按著計算器邊說道:“今年的豆粕漲瘋了,現在已經賣到了4800元/噸。這是所有人沒有料到的情況。飼料這么貴,我們的成本居高不下,蛋價下不來,出貨量也會縮水,漲到5塊還不如當年3塊多時賺錢!”獸藥直銷網
即墨柳樹屯村養雞場負責人郭孝法對于飼料的漲價,用“豆粕比鋼材貴”來形容。的確,今年的豆粕期貨已經不能簡單地用瘋狂來形容了。截至8月31日,豆粕商品指數為136.91點,創下周期內的歷史新高,較2011年12月18日最低點85.73點上漲了59.70%。
據了解,豆粕作為蛋白飼料,是畜禽、水產養殖的主要飼料來源,不易被替代。而今年6月以來,美國遭遇了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干旱,導致大豆大面積減產,而作為美國大豆最主要的進口國,減產直接導致了中國國內豆粕價格的飆升。除了 5月上旬有所回調外,豆粕價格一直處于快速上漲之中,今年已累計上漲約30%。年初豆粕價格在2900元/噸左右,而到目前,豆粕價格已漲到每噸4500元,甚至有些地方蛋白43% 的豆粕價格達到每噸4800元。
李海濱預測說,目前的豆粕價格還未到頂,目前國內豆粕的生產主要依賴的還是美國大豆,估計要到明年3月份南美大豆上市后情況才能稍有緩解。而作為飼料的另一主力玉米還未秋收,等秋收過后,飼料的價格應該會回落一些。
市場飽和“揮淚宰雞”
養雞戶的市場飽和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去年,雞蛋行情是近幾年最好的一年,大多數蛋戶盆滿缽盈。市場做得好,自然人人往上“撲”。許多養殖戶擴大養殖規模,據蛋雞協會一名資深會員介紹,僅即墨東部地區就有十幾家養雞場增加了蛋雞養殖數量,幾乎家家“能上多少上多少”,雞場全部飽和運作。
大量補欄的效應在五月份開始顯現。李海濱說,由于有130天左右的出蛋期,而他根據自己的規模預測8月份市場將供大于求,于是為了減少損失,他只得在 5月初揮淚淘汰了一萬只雞。“那些雞正是大量出蛋的時候 ,為了回收資金,我只能先淘汰掉,然后6月份又購買了 4萬只小雞苗。”這一出一進雖然緩沖了資金的風險,但同時增加了人力不說,對于這四萬只雞苗將來能帶來的效益,李海濱依舊“拿不準”。
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養雞場負責人老陳也稱,自己的村里有九家養雞場,今年的規??s減了三分之一,而去年幾乎每家雞場都超負荷運作。而根據監測,青島市雞蛋主產區即墨、膠州和平度市,日產5000斤以下、不成規模的養殖戶數量大大減少。
養殖成本上漲,是造成雞蛋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但起主導作用的還是供求關系。由于今年飼養成本太高,大量養雞戶縮小了養殖規模,甚至撤出了市場,雞少了從而蛋少,自然蛋價會高。蛋雞協會的某資深會員估計說,即墨東部地區今年80萬只雞被淘汰成了30萬只,而退出市場的散戶也有3%左右。獸藥直銷網
“多只手”推高蛋價
“高溫也會影響產蛋率。一般當環境溫度超過25℃時,蛋雞產蛋能力下降。最近持續高溫使蛋農養殖的老母雞產蛋率下降,而新一批蛋雞還沒有開窩。”送蛋商李雪梨告訴記者,今年飼料成本太高,很多扛不住的養殖戶紛紛淘汰蛋雞,現在量少價增,也是大勢所趨。
此外,李海濱坦誠,今年防疫藥物的支出也大大增加,原來養雞很少用藥,損傷也不嚴重,現在各種預防藥都得打,否則稍有不慎便會傷亡慘重,全盤皆輸。
招工難,用工荒,也壓在了養殖業老板的心頭。“現在招一個長工2500元沒人干,包住的情況下還得3000元才行,而且流失率很大。”郭孝法嘆氣道,今年市場不景氣,農民們隨便打點零工都比在養雞場干活強,用工荒無疑又提升了養殖的成本。獸藥直銷網
心聲
整天為養多少雞糾結最怕飼料價格節節高
一邊是可能扭虧為盈的誘惑,一邊是躥上天的飼料價格和不景氣的市場,像李海濱這樣的養雞戶整日都在為是否擴大蛋雞養殖數量而糾結。
“蛋價忽高忽低暴漲暴跌,我們很難預測,現在一個小雞養大得近四十塊錢,而淘汰雞賣16塊錢左右,所以中間這二十塊錢,就得從這雞蛋里補。”養雞戶老陳透露說。
同樣是養雞,差別卻很大,這中間的技術含量就在于對存欄量的判斷。如果能認清形勢,在蛋價達到高峰時緊急剎車,及時出欄蛋雞和雞蛋,在蛋價達到低谷時,要及時進雞苗,補存欄,往往能夠從中勝出。
老陳說 ,他家2011年剛買了 3000只雛雞,今年春節過后雞蛋開始出欄了,趕上了價格回落賠了個光,現在價格上來了,豆粕卻瘋狂上漲,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把3000只蛋雞的本錢收回來。然而膠南一家小散養戶五月初買的5000只蛋雞,這幾天正好趕上了雞蛋價格上漲,估計能掙個萬八千的。但他也承認,只是碰上了好運氣,擴大存欄還是減少存欄?他也不知道,只能走一步是一步,很多時候都是“隨波逐流”。
每年的八九月份,幾乎是雞蛋價格上漲的黃金期。一方面,八九月份是蛋雞“歇伏期”和秋冬產蛋高峰期之間的短暫空缺期;另一方面,臨近學校開學以及中秋和國慶等節日,商家的大量采購以及個人消費高峰開始出現。
去年的中秋前,李海濱已經賺到了 70萬元,后來節后雞蛋價格有所回落,全年下來也凈賺了 60萬。然而今年,李海濱發愁了。“目前保守估計已經賠了 40萬,如果中秋節價格還是不賺錢,今年就等于白干了,去年的也賠進去了。”
無論是大規模養殖戶還是散養戶,都盼著這樣的蛋價能夠穩定住。“大漲大落真不是好事兒。就盼著秋后飼料價格能回落一點,銷量能漲上去,就此一搏了。”李海濱對記者說,然而對于豆粕的價格,養雞戶是沒有絲毫掌控力的。獸藥直銷網
蛋雞協會的好幾家會員都透露,業內人士估計節后雞蛋批發價將達到5元/斤,零售5.5元/斤,然而極端地說,即便是中秋蛋價上漲到6元一斤,如果飼料價格持續猛漲,幾乎所有的蛋農都將陷入血本無歸的窘境。
記者手記
是賠是賺“看天吃飯”
在調查之前,我跟很多消費者的想法一樣,認為雞蛋價格的飆升肯定成就了蛋農們的錢包。然而采訪了多家蛋商和養雞專業戶之后,我最初的觀點發生了變化。
在調查走訪的第一天,有一家大規模養雞場的負責人得知我的采訪目的后,言辭激烈地回應說:“都賠成這樣了,還有什么好調查的?消費者都覺得我們賺了大錢,其實賺不賺錢只有我們自己知道!現在請司機一年5萬塊,裝卸工4000元一個月都不好請,豆粕都漲成啥樣了,你還來問我成本和利潤?!”
像這樣因養雞賠錢已經無法保持理智的農戶絕對不止一個,用膠南一家養雞場負責人的話來說就是:現在業內怨聲載道、苦不堪言。的確,養雞的門檻低,有點資金的農民,在價格高時一哄而上,價格低時一哄而散,形成了惡性循環。
市場供求波動瞬息萬變,無論是豬肉價格的忽高忽低,還是雞蛋價格的此起彼伏,影響養殖業產品價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供需現狀。但是養殖企業或養殖戶僅能憑粗略判斷和“賭運氣”來猜測市場的供需變化,從而決定自己如何“出牌”。近兩年許多人看到投資養殖業的收益,于是大量投入蛋雞養殖。賺錢后盲目擴大生產,賠錢后又快速撤資。這么快的資金進進出出,導致雞蛋市場不穩定。
走進李海濱的養雞房,各種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他一直笑著對我說:“養雞味道比較大,你別介意。”他一邊把飼料放到食槽里,一邊感慨說,為了產蛋質量,用好的飼料就會使每天成本多兩百,現在飼料價格這么貴,可如何是好?
臨走的時候,李海濱的雞場正好來了收雞蛋的師傅。他把一筐筐早已收好的雞蛋小心翼翼地搬上貨車,30℃的高溫讓他沒搬幾箱就汗流浹背。我不禁感慨萬分,在市場大潮中,不知有多少養殖戶正被動地“賭”著自己的明天?
鏈接 獸藥直銷網
逾七成省份蛋價超5元
監測數據顯示,7月下旬以來,全國雞蛋價格持續快速上漲,同比降幅不斷收窄。與今年7月21日相比,8月30日,全國雞蛋價格上漲17.0%。分地區來看,監測省區市的雞蛋價格均上漲,黑龍江、吉林、遼寧的漲幅居前,分別為 40.2% 、37.9% 和30.1%;逾七成省區市的雞蛋價格已超過每斤5元,其他省區市的雞蛋價格也均超過每斤4.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