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1、 牛羊口蹄疫
口蹄疫是牛、羊、豬和駱駝等偶蹄獸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病原為口蹄疫病毒,感染途徑主要經消化道,也可經鼻粘膜、眼結膜、乳頭及損傷的皮膚而感染。潛伏期一般為2~7天,個別可達21天。
診斷要點:
(1)在短時間內牛羊等偶蹄獸相繼發病,傳播很快,呈流行性,但主要是冬春季節。死亡率一般不高。但惡性口蹄疫死亡率高達50%~70%。
(2)病畜體溫升高,在口腔黏膜、乳房及蹄部皮膚上發生水泡及爛斑。如有蹄部病變,可引起跛行。
(3)牛在舍面、上下唇、齒齦、蹄部、乳房等處出現水泡,破裂后留下邊緣較整齊的的爛斑。病牛流涎,采食困難。綿羊水泡也主要發生于蹄部,出現跛行癥狀,有時也在口腔內發生病變;山羊水泡多見于口腔。幼畜常發生無水泡性口蹄疫,引起胃腸炎,出現拉稀癥狀。有的引起急性心肌炎而突然死亡。
預防:
(1)加強飼料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圈舍定期消毒。
(2)每年春秋兩季用口蹄疫疫苗進行預防注射。
治療:
方案一:金絲毒抗+血清抗體凍干粉
方案二:金剛至尊+囊素三肽
方案三:圓藍金剛、圓藍毒克+高抗免疫球蛋白
另外,水泡和潰爛部可用3%鹽水、0.1%高錳酸鉀液沖洗??诮菨€可口噙青黛散,用長方形白布,縫一長口袋,裝入青黛散藥末,兩端用繩扎緊,放入熱水內浸濕涼溫后,噙于患畜口內,繩兩端在患畜頸后打結固定。病畜吃食時取下,吃完后噙上,隔日換藥一次。蹄部潰爛可涂以稀碘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