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肉雞腸毒綜合征是目前養雞業中最難纏的腸道病,也是病源很復雜的傳染病之一。主要 以拉稀、腹瀉、糞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飼料、采食量下降、增重緩慢、脫水、雞體消瘦等為特征,是由多種病因共同作用導致的一種綜合征,也是增加養殖成本的重要疾病之一。
發病原因:
(1)小腸球蟲的感染:由于小腸球蟲在腸粘膜上大量生長繁殖,導致腸粘膜增厚,嚴重脫落及出血等病變、幾乎使飼料不能消化吸收,
(2)腸道內環境的變化:由于小腸球蟲感染破壞了腸道內環境,使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厭氧菌等細菌大量繁殖,產生毒素。導致腸道功能受損引起消化不良。出現拉稀料糞現象
(3)電解質大量丟失:在該病發生的過程中,球蟲和細菌大量快速生長繁殖,導致消化不良,腸道吸收障礙,電解質的吸收減少,腸道內滲透壓增加,水分移至腸道,所以引起拉稀
(4)自體中毒:在發病的過程中,大量的腸上皮細胞破裂,在細菌的作用下,發生腐敗分解,以及蟲體死亡、崩解等產生大量有毒物質,被機體吸收后發生自體中毒。從而在臨床上出現先興奮不安,后癱軟昏迷衰竭死亡的情況。
(5)飼料中營養成分的影響,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過高,鈣粉,銅過多,飼料營養不平衡,玉米原料發霉等
癥狀變化:
初期,大群雞精神、食欲均正常,排黃色糞便,個別糞便不成型,糞便中含有少量未消化的飼料。隨著病情的發展,采食量下降,個別雞出現兩腿發軟,昏睡,有的病雞尖叫、奔跑、傾斜身體,一側翅膀著地,有的呈角弓反張或犬坐勢。部分病雞拉白色條狀或黏液狀糞便,糞中有未消化的飼料,糞便顏色淺黃色、黃白色、魚腸子樣或胡蘿卜樣。
剖檢變化:
十二指腸、空腸腫脹,腸壁增厚,腸黏膜脫落,腸內容物稀薄,呈白色粥狀或胡蘿卜樣,與小腸球蟲病混合感染時,腸內容物呈西紅柿樣,腸黏膜上有針尖大小或小米粒大小的出血點,腸道內有少量的未消化的飼料。
治療措施:
本病主要有小腸球蟲,厭氧菌,大腸桿菌,輪狀病毒等多病因引起,因此治療時應注意區別,對癥治療。
出現料糞時腸毒專治+球速殺
小腸球蟲腸毒混合感染時球速殺+腸毒滅+百球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