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中國黑鳳雞,即黑色絲毛烏骨雞,又稱烏鳳雞。該雞是目前我國特禽養殖業中最有前途的品種之一,黑鳳雞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在目前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F將黑鳳雞雛雞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根據黑鳳雞的生物學和生長發育特點,可將0~6周齡的雛雞作為一個飼養管理階段。
1育雛前的準備工作
1.1 育雛舍的準備
育雛舍要徹底進行清掃,然后用2~3%的火堿徹底消毒后,再用石灰水粉刷育雛舍的四壁;飲水器、飼槽量要充足,先用1%火堿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洗凈曬干備用;育雛舍地面墊料要求清潔、干凈,接雛前2天育雛舍進行預溫,進雞后舍溫保持32℃左右。
1.2 飼料、藥品的準備
育雛前準備好雞新城疫、法氏囊、傳染性支氣管炎、減蛋綜合癥、馬立克氏病等疫苗及防治雞白痢、球蟲和大腸桿菌等病的藥品,除此之外,育雛期間做好防鼠、狗、貓害工作,育雛舍要求門窗嚴密、保溫良好、干燥、衛生、光亮適度,有利于通風。
2 雛雞的挑選和運送
壯雛應無畸形,活潑好動,眼大有神,叫聲洪亮,絨毛覆蓋良好,有光澤,腹部大小適中,反應敏銳,站立結實,臍帶無血痕和炎癥,泄殖腔干凈,沒有黃白糞便粘著,用手握起飽滿,掙扎有力等;黑鳳雞也是21d出雛,待羽毛干燥后便可裝箱運輸,但接運紙箱不宜太大,一般長50~60cm,寬30~40cm,裝80~100只雛雞,箱壁扎若干小孔,以利通風換氣,運輸時要注意保溫,途中要勤檢查,防止過熱、受悶、受凍、受擠、受壓。
3 育雛方式
黑鳳雞育雛方式有多種,可籠育、網上育雛、地面平養及火炕育雛。
3.1 溫度
黑鳳雞個頭比普通雞小,羽毛稀,又是絲狀羽,散熱快,因此育雛所需溫度均比蛋雞高。給溫的大致要求是:第1周為35~33℃,第2周為32~31℃,以后每周降低2℃,直至6周齡后維持在24~23℃,但到底供給何種溫度適宜,要依雞的狀態而定,溫度適宜時,雛雞活潑好動,食欲旺盛,睡覺安靜,睡姿伸展舒適,雞群疏散,均勻俯臥。
3.2 濕度
1周齡室內相對濕度65~70%;從第2周齡以后室內相對濕度要保持55~60%為宜。
3.3 飼養密度
育雛期的適宜密度(只/平方米):1~2周齡為50只/平方米;3~5周齡為30只/平方米;6~8周齡為20只/平方米。
3.4 通風
一般要求舍內氨氣的濃度低于20mg/L,硫化氫低于10mg/L,二氧化碳含量在0.5%以下,在北方應注意解決通風換氣和溫度的矛盾,特別要注意不準讓空氣直接進入,通風標準以人在舍內不感覺氣悶及刺鼻辣眼為宜。
3.5 光照
雛雞出殼至3日齡,一般采用24h光照,3日齡后采用18h光照,以后每周減半小時,逐步接近自然光照。
3.6 飲水
雛雞進舍后,休息1~2h就應先飲水,再喂料,雛雞1~2周內不要直接飲冷水,可把涼水放在雞舍內預溫后再飲,飲水一定要及時,切不可斷水,發現水被糞便污染后要及時換水。
3.7 開食
當雛雞飲水后,發現有1/3的雞有尋食行為便可開食,開食后最初3~5d,可將全價干粉料拌水(達到手握成團,落地即散)撒在料盤或無毒的塑料布上,待采食行為熟練后就可過渡到喂干粉料,2~4周齡后改為飼槽喂料,喂料采取少喂勤添,喂八成飽為原則,第1周每天喂6~7次,1周后5~6次,隨光照時間縮短,逐漸減少喂料次數。
4做好觀察雞群工作
觀察雞群是一天工作中一項重要任務,通過觀察可隨時了解雞群動態,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以確保雞群的正常生長發育。
5制定科學的防病免疫程序
雛雞2周齡內注意在飲水中或飼料中加入防治雞白痢的藥物;2周齡后隨時注意雞球蟲病的發生,并做好預防工作。除此之外,還必須做好防疫工作,其免疫程序如下:出雛24h進行馬立克氏病疫苗注射,皮下注射0.2mL;3~5日齡,第1次法氏囊疫苗點眼或2倍量飲水,飲水時最好向水中加入0.1%脫脂奶粉;7~8日齡進行第1次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滴鼻點眼免疫或2倍量飲水;10~15日齡,第1次新城疫滴鼻、點眼免疫或3倍量飲水;18~20日齡,進行法氏囊第2次免疫;20~25日齡,進行第2次傳染性支氣管炎免疫;35~40日齡,進行傳染性喉炎免疫;50~55日齡新城疫Ⅳ系第3次免疫;70~75日齡進行新城疫I系疫苗免疫;80~90日齡傳染性喉炎免疫;120~140日齡減蛋綜合征免疫;150日齡以后每隔3~4個月進行一次I系新城疫疫苗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