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真正的營銷不缺少卓越的戰略和優秀的策略!營銷真正缺少的是把戰略和策略變為現實的職業營銷選手!所有想獲得營銷成功的企業,擁有自己的職業營銷選手是唯一的選擇。一個人選擇了營銷這個職業,做一個職業營銷選手就是他的天職。職業營銷選手選擇的是一條不歸路,只有單程票,沒有回程票。全球營銷人每年淘汰率高達25%,這不是殘酷,這就是現實的競爭。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式的競爭,營銷是一場拳擊式的搏斗。業余營銷選手打帶護具的業余比賽,輸贏都不會傷筋動骨。職業營銷選手打沒有護具的職業聯賽,輸了就沒有飯吃。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有人說:得產品者得天下!有人說:得技術者得天下!有人說:得服務者得天下!有人說:得人才者得天下!有人說:得品牌者得天下!有人說:得資源者得天下!有人說:得渠道者得天下!有人說:得終端者得天下!更有人說:得客戶者才能得天下!2009年10月,史玉柱推出新款網絡游戲《綠色征途》時又發新論:得非付費玩家者得天下!上面所說的天下,指的就是市場。營銷人對市場的真實感覺,實際上很難用語言描述,雖然也常有逐鹿天下的激情豪邁,但更多的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慨!
何謂江湖?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古龍說:人即是江湖,恩怨即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視商業市場為現代江湖,是最典型的業余營銷選手邏輯,他們認為營銷只要人對了,一切就都對了!只要我有能力讓客戶認可我這個人,賣什麼產品都可以,到哪個市場去賣都一樣!進入一個市場,大方的一抱拳:兄弟初來貴寶地,望各位多多包涵關照!離開一個市場,瀟灑的一拱手: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后會有期!業余營銷選手要的就是這種“鮮衣怒馬,笑傲江湖”的快感!職業營銷選手不是胸懷天下的圣賢,他們知道做圣賢的代價是:為別人考慮的多,為自己考慮的少!職業營銷選手也不是仗義江湖的大俠,他們清楚的知道: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市場對于職業營銷選手來講,既不是群雄逐鹿的天下,也不是身不由己的江湖,市場是一種資源,是一種職業營銷選手必須去經營的資源。
經營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籌劃和管理。市場廣闊如天下,市場險惡如江湖,經營市場談何容易?據說哥倫布先生發現了新大陸以后,回到祖國就被國王邀請到皇宮參加慶祝宴會。國王和王后一直夸贊哥倫布,很多大臣都不以為然,甚至不服氣。其中一個大臣說:“不就是發現了一塊新的陸地嗎?這有什麼了不起的,每個人只要駕船出海,一直向前走,看到陸地就上去插一面國旗,就OK了!”很多大臣都附和。哥倫布拿出一面鏡子,拿來一個雞蛋,對大臣們講:“請問哪一位可以把這個雞蛋豎立在鏡子上面。”所有的大臣,甚至國王都試過了,但鏡子太光滑,就是立不住,這時哥倫布把雞蛋的一頭往鏡子上一撞,雞蛋破了,但卻立在了鏡子上面。職業營銷選手面對市場的時候其實也是這樣,紙上談兵永遠也討論不出改變事實的結果,但只要我們在實踐中邁出艱難的第一步,不僅僅會發現無限的可能,而且我們自身的實踐能力也就隨之而來了。
職業營銷選手的市場經營能力,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市場籌劃與管理的能力。市場經營能力從營銷實戰角度上講,是職業營銷選手的商務運營能力的基礎。我們在商務運做能力的訓練中講過,商者無域,營銷自然無邊界。職業營銷選手的商務運作能力,不但要在營銷實戰中實現自身產品與具體市場的對接,而且要在營銷實戰中完成人員和資源與具體市場的匹配,需要職業營銷選手在商品,顧客,市場;資源四個方面都有具有良好的經營能力。
沒有市場的經營能力,職業營銷選手的商務運作能力,只能是紙上談兵。職業營銷選手的市場經營能力,從本質上講,其實永遠只做一件事:實現市場細分與品種規劃相結合!這就象如何把雞蛋立在鏡子上一樣,答案不但簡單而且人人都會做,關鍵在于你是否真正能每一次都做到。職業營銷選手的市場經營能力,分為三個步驟,三個非常簡單而且容易的步驟,關鍵在于職業營銷選手面對所有的市場都會這樣做,而且一直堅持這樣去做。
經營市場的第一步,就是市場細分。細分市場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的營銷概念,業余營銷選手也會常常把市場細分掛在嘴邊。我們今天訓練的市場細分能力,是職業營銷選手的實戰能力,而不是高深的營銷理論。從營銷實戰的角度,無論一個職業營銷選手管轄多大的市場,都必須進行三度細分,三度細分唯一的原則是:實力第一,潛力第二。這與傳統的市場細分理論截然不同,按照市場細分理論,實力與潛力是并重的,按照傳統理論市場是分為四類的:
第一類是實力大潛力也大的市場,第二類是實力大但潛力弱的市場,第三類是實力小但潛力大的市場,第四類是我們的市場實力也小,市場本身潛力也小的市場。“實力第一,潛力第二”的意思是,職業營銷選手細分市場的時候,永遠是自身實力先說話,市場潛力后說話。對于營銷實戰來講,市場潛力代表的是想得到,看得到,但還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無論多麼權威的專家告訴職業營銷選手,某個市場的潛力有多大,那也不過是他們想到的。無論多麼杰出的領導告訴職業營銷選手,某個市場的潛力有多大,那也不過是他們看到的競爭對手的表現。職業營銷選手在細分自己操盤的市場的時候,根本不會受到專家的想法或者領導的看法的影響。
堅持“實力第一,潛力第二”的職業營銷選手,是這樣三度細分自己操盤的市場的:首先把自己操盤的市場,細分成可操作的市場單元。如果你操盤全球市場,你可操作的市場單元就是國家;如果你操盤整個中國的市場,你可操作的市場單元就是大區(一般一個大區包括多個省份);如果你操盤的是一個大區市場,你可操作的市場單元就是區域(一個區域一般包括多個城市);如果你操盤的是一個區域市場,你可操作的市場單元就是市(縣)市場;如果你操盤的是一個市(縣)市場,你可操作的市場單元就是鄉(鎮)市場。這就是職業營銷選手的第一度市場細分,細分的關鍵是把自己操盤的市場,細分到可以操作的單元??刹僮鞯氖袌鰡卧?,指的是你管轄的市場范圍內,可以單獨核算營銷業績的,單獨分配營銷資源的下一級市場。特別提示大家的是,可操作的市場單元指的是你所管轄的下一級市場,每個下一級的市場,其實還有下一級的市場,每個職業營銷選手經營市場的時候必須謹記:你的經營能力能夠發揮的空間,就是你的下一級市場,至于你的下一級市場的下級市場,就是你的下級營銷人員的可操作的市場單元了。
接下來,職業營銷選手會把自己可操作的市場單元,按照每個市場單元的自身實力進行排名。每個市場單元的自身實力,不是我們在某個市場單元的占有率,也不是我們在某個單元市場的銷售量和銷售額,而是這個單元市場對整個營銷業績的貢獻率。比如我們的營銷業績是用銷售額來衡量的,去年你管轄的市場一共有100萬的銷售額,A市場單元銷售了40萬,B市場單元銷售了30萬,C市場單元銷售了20萬,DEF等市場單元總共銷售了20萬,我們的市場實力排名的前三名就是:ABC。這就是職業營銷選手的第二度市場細分,細分的關鍵是依照每個市場的貢獻率來排名。市場貢獻率的衡量標準,每個企業都有不同,有的企業是按照銷售額衡量的,有的企業是按照銷售量來衡量的,還有的企業是按照利潤來衡量的,更多的企業會用銷售量,銷售額,銷售利潤,市場占有率四個數據的加權平均來衡量某個市場的貢獻率。雖然根據行業和企業的不同,衡量市場貢獻率的標準也不同,但所有行業和企業的職業營銷選手,都是按照市場的貢獻率來進行市場二度細分的。
最后就是確定市場的分類了,這是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那上面的例子來講,如果按照市場單元貢獻率排名,A市場是排在第一位的,職業營銷選手毫不猶豫的把A市場作為自己的一類市場,也就是自己最主要的市場,這就是實力第一的原則。“實力第一,潛力第二”的意思,不是說只看實力不看潛力。“實力第一,潛力第二”的真正含義是,選擇一類市場的時候,以實力為唯一標準,但選擇二類市場的時候,就必須以市場潛力為主要標準了。選擇二類市場的時候,職業營銷選手會根據市場潛力把一類市場以外的其他市場,按照市場潛力重新排列,選出潛力最大的市場單元列為二類市場,這就是潛力第二的原則。其他的市場單元自然就是第三類市場了。對于職業營銷選手來講,一類市場就是根據地,無論營銷戰役怎樣打,這個根據地都只能穩固不能丟失;二類市場就是戰略要塞,保住根據地的前提下,花費多大代價都要拿下它,因為二類市場就是增長點;三類市場是輻射地帶,要利用一類市場和二類市場的成功,不斷的影響和滲透。這就是職業營銷選手的第三度市場細分,細分的關鍵是,按照“實力第一,潛力第二”三度細分市場的同時,也為自身精力和資源的分配理清了思路。業余營銷選手總是象救火隊員一樣在市場上奔走,職業營銷選手卻總是游刃有余,根本的原因就在這里。
經營市場的第二步,就是品種規劃。按照傳統的產品規劃,產品是按照銷量和利潤分為四類的。第一類是銷量大利潤也大的產品,稱為搖錢樹;銷量大但利潤小的產品,稱為明星;銷量小但利潤大的產品,稱為金牛;銷量小利潤也小的產品,稱為瘦狗。怎樣去對待“搖錢樹”“明星”“金牛”“瘦狗”,相信就算大家不做營銷,看看名稱就都知道了。營銷實戰中,職業營銷選手的產品規劃與市場細分一樣,與看似完美的理論截然不同。職業營銷選手營銷是為了吃飯,所以他們從來不會把企業所有的產品當作自己的資源,企業有100個品種,有50個可以成為自己操作的市場的產品資源,就已經難能可貴了。只有業余營銷選手才會把企業所有的品種,都投放到自己管轄的市場,職業營銷選手永遠把納入產品規劃的產品投入市場,規劃以外的產品絕對不會投放。
職業營銷選手納入規劃的產品只有三種,第一種是拳頭產品。拳頭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打人;嚇人和保護自己,這就是拳頭產品在市場上的威力。拳頭產品的選擇原則是,這種產品必須是本區域銷量前三名的產品,而且必須是公司銷量前三名的產品,如果你自己區域的銷量前三名的產品,都不是公司排名前三名的產品,我只能遺憾的告訴你,你的市場還沒有拳頭產品。原因其實非常簡單,所有職業營銷選手都非常清楚的知道,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一旦遇到價格波動或者供應緊張的時候,企業的資源一定會向銷量最大的市場最成熟的產品傾斜,如果職業營銷選手管轄市場的拳頭產品,本身不是企業的拳頭產品,就等于自己的產品規劃已經與企業資源脫節了。職業營銷選手在產品規劃環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須培育出拳頭產品。第二種是主銷產品,主銷產品就是除了拳頭產品以外,支撐本區域銷量的那些產品。20%的品種支撐80%的銷量,并不一定適合所有行業企業和具體市場的產品規劃,但少量的品種支撐了大部分的銷量,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主銷產品就是這些少量的品種。第三種是主推產品,主推產品可能在本區域和公司銷量都不大,但它們利潤高而且代表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市場良性增長和升級的關鍵產品,是推廣的重點,所以稱為主推產品。產品永遠是市場經營的最基礎資源,職業營銷選手只有把品種資源規劃為拳頭;主銷和主推三個類別,才能算真正具備了經營市場的基礎能力。
經營市場的第三步,就是市場與品種的結合,這是職業營銷選手市場經營能力最關鍵的環節。我們在第一步已經把市場細分了,這就等于我們已經劃好了棋盤;我們在第二步又完成了品種的規劃,這相當于我們已經拿到了自己的棋子,怎樣把細分市場與規劃內的品種結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下棋。外部市場與自己擁有的產品資源的結合,對于職業營銷選手來講,是一盤永遠也下不完的棋。您知道下好市場經營這盤棋最關鍵的是什麼嗎?不是天分,也不是興趣,更不是對手,關鍵在于懂得下棋的游戲規則。市場經營這盤棋的關鍵規則,其實也并不復雜,只有一個:棋子到底應該放在哪里?
無論棋盤有多麼大的空間,棋子都有規定的擺放的位置,我到今天為止,還沒有見過這樣一種下棋的規則,就是誰先把棋盤所有的空間放滿自己的棋子,才算贏棋。這聽起來很可笑,但營銷實戰中,業余營銷選手就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干的。當我們把手中的產品隨意的投放到市場上的時候,沒有人有義務告訴我們已經違反了游戲規則,但后果一定由我們自己承擔。職業營銷選手在下市場經營這盤棋之前,會把每個類別的市場單元的客戶,都分為三類,請記住,是把每個類別的市場單元的客戶,都分為三類,而不是自己管轄的所有客戶分為三類。這三類客戶是按照實力和推廣能力來細分的,實力強,推廣能力也強的客戶,配置的是拳頭產品;實力強但推廣能力弱的客戶,配置的是主銷產品;推廣能力強而實力稍差的客戶,配置的是主推產品。產品是職業營銷選手的關鍵物質資源,客戶更是不可再生的核心人力資源,只有這樣的資源配置,才是真正的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就是職業營銷選手的市場經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