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曾有位老師說,人不舒服了都知道躺在床上安靜的休養一會兒,何況是雞?如果發現雞躲在角落里不愛動,那就是病了,只是雞不會說話;人有個小感冒都得掛個吊瓶吃幾天感冒藥才好,可雞的養殖很少注重保健,得了病一只兩只的死了就死了,因為雞的命不值錢。消費者總是過多的關注,雞安不安全能不能吃會不會得禽流感,養殖場老板更是關注雞的數量、產蛋量、出欄量,技術人員每天只顧程序性的流水線工作……焦點永遠是雞,出了問題也首先拿雞是問,居然某些城市到了逢雞必殺的程度,有這個必要嗎?這是雞的問題嗎?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首先,養殖場的誤區
的確,現在的養殖場注重飼養員的技術問題,覺得只好技術好,就能夠保證自己生意的紅火,某養殖場老板說:“我雇的人肯定技術好的伐,因為我不懂嘛,我信任他們啊,只要有信任,那么完全不用管理的伐,這個社會太浮躁了,就是因為不信任所以人心惶惶,可我的養殖場運作就很好,沒出過問題。”
這番話如果我不認同,是不是就斷定我這個人不支持信任?可是光有技術還遠遠不夠,我承認這位老板人很耿直憨厚,生意也運作的不錯,可這只是剛起步,如果只是靠人心來管理生意打理企業,我敢斷言根本不會走遠!這不是信任重不重要的問題,而是個偽命題。
養殖場的老板首先是需要有一定的技術知識,這些知識不用太專業,只需能聽得懂飼養員的話不被其忽悠,能夠對自己養殖場的疾病狀況有個了解就可以;另一方面一定要有一個制度,任何企業的運作都不是靠團伙來搭邦起灶的,一定是通過團隊的合作來完成的。所以制度化是規則,不能只靠人情。人不管會不會改變,人心都沒有制度能給予保證。
信任是好事,哪里都需要。不能整天放心的只顧盯著雞的吃喝拉撒,更應該將目光多一些放到對于人的管理上。做生意,需要有核心思維。
其次,消費者的盲區
前幾天有兩個帖子,很多人看了都笑:#朗詩新聞#聽說唐僧墓要被拆,沙僧去找二師兄聯合上訪,結果路上遇見悟空,悟空告之:八戒上月回國旅游在黃浦江游泳淹死了。沙僧心想:自己連去趟北京都被罵沙逼北京,能救師父的只有大師兄了!大師兄老淚縱橫,拍著沙僧肩膀語重心長地說: 不是我不想去,你看看現在到處都在殺雞,這不就是給我看的嗎?!
于山峻:【雞語錄】1、世上最遠的距離,是你在上海感染禽流感H7N9,而他在三亞中標艾滋HIV!—都他媽是雞惹得禍…2、三亞海天盛宴有感:世態炎涼雞最懂,人情冷暖鴨先知。3、孫悟空:現在到處都在殺雞,這不是給我看的嗎?4、收費的鳳凰不如雞。5、遠離H7N9,常喝木瓜酒!拒絕HIV保健康,今天來口金立方!
中國人目前已經恨雞入骨,這到底是病態還是一群文盲在上演的滑稽戲?是事情只能靠調侃來取個樂,還是大眾那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眼旁觀?兩周,家禽界損失60個億!有人想過養殖戶嗎?養雞的人大多太平凡,沒那么多心力精力去玩兒期貨投資資本運作,靠辛苦養個雞賺幾個錢,有必要滅了絕路嗎?
到底是什么使得家禽界遭遇這場災難。有帖子就整理說:4月份,H7N9絕對是最火爆的詞匯。幾天的時間,似乎已經沒人關注釣魚島、南海、朝鮮、兩會、領導出訪、博鰲論壇等,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N7N9上來,似乎天即將要塌了一般。受害者1、養殖戶。肉毛雞從4.3一下跌到2.8,雞蛋從3.9跌到3.2,麻雞從6跌到3……辛苦幾十年積攢的家產一夜賠光,全家怎么活?上吊是自殺行為,誰也不會為你負責。2、老百姓。做人最起碼的飲食權利正在被剝奪。民以食為天,亙古不變的真理變成了屁話。想吃雞怎么辦?滾蛋。戲還沒演完,哪有空讓你吃呢。3、攤販。招誰惹誰了,賣只雞養家糊口也成了禁忌?;ㄥX進的貨就這樣被抓走,誰來賠償?以后怎么辦?4、家禽行業。殊不知,中國養禽業用了30年才追趕上先進國家,在解決人們溫飽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從速生雞到H7,半年的時間即將毀于一旦。難道正要回到解放前?到時候百姓還吃雞肉雞蛋,吃你自己的蛋去吧。
再次:媒體的污區
行業媒體發現這個事一開始更多的是觀望,因為沒有一手可靠的資料,不知道具體情況怎樣,但有些個無良媒體從電視到報紙,從廣播到網絡,像打了雞血,無所不用其極的挖掘小道消息,用心險惡的攻擊者家禽,天天盯著死亡數字,時刻期待新的感染。拼稿件數量,拼及時程度,拼爆炸性,拼驚悚度。
不得不說,消費者大眾依賴媒體,不管權不權威,只要觸到了導火索,那完了,肯定一下子爆炸了。
事情得到關注不見得是壞事,可起碼應分清是非不能胡亂編寫。媒體有責任維護群體利益,不能因為自身的職業性而誤了其他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