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臨診癥狀
雛雞病初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拒食,飲欲增加,羽毛蓬松,兩翅下垂,嗜睡,精神委靡不振。隨后病雛表現呼吸困難,打噴嚏;個別有搖頭、運動失調等神經癥狀。病雞很快消瘦,病程較短,一般出現癥狀后2天~7天死亡。病理變化
主要病變在呼吸系統。氣囊膜出現點狀結節或局部渾濁,呈云霧狀,有圓形隆起的灰白色結節,大小不一,切面呈同心輪狀,嚴重病例整個氣囊壁增厚,氣囊內含有灰白色、黃白色炎性滲出物或干酪樣物;肺有散在的或密集的粟粒大灰白或黃白色結節,結節切面有層次結構,中心為干酪壞死組織。少數在胃腸漿膜、肝臟等組織表面也可見灰白色結節和壞死吐。微生物學檢查直接鏡檢
取病死雞氣囊和肺臟上的結節制作壓片,鏡檢可見交織成網狀結構的有橫隔菌絲和分生孢子。
分離培養
無菌采取肺結節病料直接接種于查氏瓊脂平板培養基上,倒置于26℃溫箱中培養,每天觀察。第3天長出白色絨毛樣菌落,周邊呈放射狀;4天~5天菌落中央由白色逐漸變為淺綠色至暗綠色,6天后菌落融合成一片墨綠色菌苔。
培養物鏡檢
取載物片加棉藍染液一滴,用接種針鉤取培養物置于染液中,將培養物撕成小塊,切忌涂抹,以免破壞霉菌結構。然后,加蓋玻片,鏡檢觀察到分隔菌絲和分生孢子。
人工感染試驗
取培養物用生理鹽水制成孢子的懸液,每毫升含200萬個孢子,取0.5毫升胸氣囊接種雛雞4只,接種后第二天開始發病,5天全部死亡。同時設對照組,接種等量生理鹽水,5天后對照組雛雞均健活。試驗雞的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與自然病例相同,取病料壓片鏡檢,可見煙曲霉菌菌體;病料接種沙堡弱氏培養基,長出與自然病料培養形態相同的霉菌。
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微生物學檢驗結果,確診該雞群暴發的疾病為雞煙曲霉菌病。
防治措施
(1)立即停喂原來飼料,徹底清除霉變飼料。
(2)隔離發病雞,將病重雞淘汰,消毒雞舍、飼槽、飲水器,加強通風。
(3)用0.05%硫酸銅溶液飲水,連用3天~5天;制霉菌素,按150萬單位/公斤拌料,連用1周;克霉唑0.01克/只雛,拌料,連用5天。為增強抵抗力和機體解毒功能,促進康復,可在每100升飲水中添加杭州新港動物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復B糖粉100克任其飲用。
經采取以上措施,3天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新發病雞數量很快減少,癥狀較輕的逐漸康復,5天后整個雞群恢復正常。
小結與思考
(1)此次疫情的發生主要是養雞戶疏于管理,導致飼料霉變而又處理不善所致。養雞生產中要嚴防墊料和飼料發霉,禁用發霉飼料喂雞,有條件的應對育雛室進行霉菌污染程度的檢測。
(2)本病在雛雞中發生,表現出病程急、死亡率較高的特點,一旦發生則會給養雞業主造成較大損失,且本病無特效治療方法,故更應重點抓好日常預防工作。.
(3)本病易與支原體病、傳染性支管炎等相混淆,注意鑒別,防止誤診。
(4)作為養殖專業戶,應設有地勢高燥、上不漏雨、下有防潮防鼠設施設備、且能通風的標準化的飼料倉庫,同時應做好全價料和預混料(不包括飼料原料)保存工作,由于不少生產廠家都沒有采用包埋技術生產工藝,長期儲存除飼料容易霉變外,還易造成相關營養成分(特別是維生素類)產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