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雞群體重不達標的情況屢見不鮮,可以說大部分雞群都會出現這種情況,而我們的養殖戶往往對此不夠重視,從而引起雞群這樣或那樣的疾病發生。筆者從醫的歷程中發現部分產蛋雞群 (褐殼蛋雞)180 日齡左右, 體重 1.55~1.6 千克,1.4~1.45 千克的個體也占一定比例,個別較重的也僅有 1.7~1.75 千克,個體體重與標準體重相差 0.25~0.5千克,降幅達 15%~25%。該類型的雞群雖說產蛋率達標,但蛋重與標準相差 10%左右,而這些雞群在嚴重地
透支健康。
大部分養殖戶對于體重的達標性在育成期比較重視,進入產蛋期后,就認為大功告成,沒有必要注重這些細節,事實上產蛋高峰期的雞群, 因體重不達標,體質差, 易被強毒新城疫、禽流感病毒侵入, 一旦發病,經濟損失慘重。 所以經常檢查雞只的體重,恢復體質, 在管理中顯得尤為重要。
筆者分析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引起:
1 對于炎熱季節導致采食量低下的雞群
除做好通風降溫外,可以補充限制性氨基酸。補充的營養物質體積要盡可能小, 使其不影響采食量,達到雖然吃得少, 但要吃得好,基本滿足家禽生產生長需要。
2 對于患小腸球蟲的雞群
該病可導致雞群采食量下降,腸道吸收功能差,致使體重下降。 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加上雞室內不斷的噴水降溫、濕簾降溫,導致雞室內空氣濕度增加,適合球蟲卵囊的發育,導致盲腸球蟲、小腸球蟲病發生。 發現患病雞群,及時使用高效安全抗球蟲藥處理,并用腸道消炎藥物,止血,修復腸膜,維護腸道正常功能,輔以營養物質,促進體重恢復。
3 對于患腸毒綜合征雞群
大部分養殖戶為了增加飼料中的蛋白含量,加大豆粕比例,有些使用預混料的雞群,豆粕比例甚至達到 25%~28%,如此高的豆粕比例, 腸道勢必不能完全吸收、降解,導致腸毒綜合征發生,體重減輕,采食量減少,并發球蟲病將更嚴重。因此,應科學調整飼料配方,做到經濟實用。
4 對于患絳蟲病的雞群
大部分養殖戶習慣用左旋咪唑簡單驅蟲了事,導致驅蟲不徹底不成功,感染絳蟲病,引起腸黏膜發炎出血,影響消化機能,食欲下降體重減輕。 發現家禽糞便稀且有黏液, 請專業獸醫工作者詳細查看糞便,剖檢病雞,做出診斷,同時選擇高效安全驅蟲藥物,定期適時驅蟲。
5 對于患有雞虱螨病的雞群
秋季有利于雞虱螨的生存繁殖,雞群感染虱螨病造成體重消瘦, 發育不良應及時治療。
6 對于有霉菌病感染的雞群
感染霉菌毒素以及肝腎功能差的雞群可導致營養吸收不良。 建議飼料中使用祛霉藥物進行治療。
7 籠養蛋雞的多階梯性
籠養蛋雞的多階梯性, 導致上下層溫度變化明顯采食量高低不均, 引起體重不均。 建議根據不同季節調整上下喂料量及營養水平,盡可能實現均一性。
8 飼養密度過大
部分養殖戶為了實現多養每籠格裝五只雞,造成雞只不能同時進食,出現體重不均勻。 建議合理調整雞群的飼養密度。 一般以 4 只/籠為宜。
9 疾病的發生
在育雛期時感染了嚴重的沙門氏菌病,在育成期、產蛋期飼養得不到重視,導致發育不整齊,瘦小雞不斷出現,體重均勻度差。
總之, 實現體重達標是家禽健康的基礎,追求體重均勻是抗體均勻的前提,抗體均勻是健康養殖的目標, 輔之以科學的保健策略, 才能實現順利養雞五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