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臨床癥狀
雛雞缺乏膽堿表現為厭食、生長遲緩,首先出現跗關節周圍有點狀出血和輕度膨大,進一步則跖骨扭轉變形彎曲,不能與脛骨成直線,出現滑腱癥而癱瘓。成年雞缺乏膽堿表現為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雞群產蛋率低;站立不穩或癱瘓;肉髯或雞冠色淡發白或發紫并帶黃色,有時突然死亡,冠變白色,大群中肥胖雞多。
二、預防措施
雛雞和青年雞可見與錳缺乏相似的滑腱癥,肝臟脂肪含量較多,發黃。產蛋雞剖檢可見皮下、腹部和腸系膜脂肪過分蓄積;肝臟顯著腫大,邊緣鈍圓、發黃而油膩,質脆易碎,刀切割時在刀面上有脂肪滴。有時肝臟有出血點、血腫或肝破裂,周圍有大量血凝塊。從以下典型癥狀并結合飼料分析和治療實驗,一般都可以得到確診。(1)雛雞和青年雞出現滑腱癥。(2)成年雞群中肥胖雞多,剖檢可見肝臟脂肪含量增加,體脂過分蓄積,并出現典型的脂肪肝。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弧菌性肝炎可引起的肝臟腫大,但肝臟脂肪含量較少,也沒有骨骼發育異常和滑腱癥。錳、葉酸、煙酸缺乏所引起的骨短粗和滑腱癥與本病有相似之處。但錳缺乏無肝臟異常,煙酸缺乏無滑腱癥而有皮炎癥狀,葉酸缺乏有典型的貧血和軟頸癥狀。
要防治本病,首先要保證在飼料配合時滿足雞對膽堿的需要,尤其是雛雞的需要,同時保證日糧中維生素B12、蛋氨酸、葉酸、維生素B2、B5等的含量,以保證機體膽堿的合成和膽堿的利用正常進行。營養標準要求每千克日糧膽堿的含量為:0~4周肉用仔雞和0~6周齡蛋用雞1300毫克,5周齡肉用仔雞850毫克, 7~20周齡蛋用后備雞、產蛋雞和種母雞500毫克?,F市售氯化膽堿一般為50%的預混劑,使用時應折合成純品添加。出現膽堿缺乏癥后可采取以下措施:每噸飼料中添加 50%氯化膽堿3千克,維生素E1萬國際單位,維生素B1212毫克,肌醇1千克,連續治療兩周,期間增加飼料多種維生素添加量。(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