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溫度在孵化過程中的影響
來源: 發布日期:2014-03-27 發布者:佚名 共閱789次
一、溫度的作用
溫度是孵化中最重要的條件,對孵化率和健雛率起決定性的作用。因為,胚胎發育過程中的各種代謝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的。沒有適宜的溫度,胚胎就不能發育或發育不正常,就得不到好的孵化效果。
二、溫度的要求
孵化初期,胚胎物質代謝處于初級階段,缺乏自溫調節能力,故需較高的溫度;孵化中期,胚胎物質代謝日益加強,體溫調節能力也逐漸加強,此時溫度要保持平穩;孵化后期至出殼前,胚胎已具有調節體溫的能力,加上本身新陳代謝旺盛,產生大量的體熱,此時溫度還應稍低,以利散熱。因此,孵化期應遵循前高、中平、后低的原則。
三、溫度對孵化效果的影響
1.影響出殼時間和孵化率
孵化溫度高則胚胎發育快,雛雞提高出殼;溫度低則胚胎生長發育遲緩,出殼時間晚而拖延。據試驗,37.8℃孵化21天出雛,孵化率最高;38.5℃僅要20天就出雛;39.5℃只需19天,且雛雞體重輕,孵化率低;35.5℃要延遲到24天出殼,且大多數胚胎死于殼內。
2.影響雛雞質量
孵化過程中,溫度過高、過低或時高時低都會使弱雛增加,健雛率降低。如孵化溫度高會造成雛雞個體細小,絨毛太短或成小卷團,眼、喙異常,卵黃囊和腸留在腹腔外不能及時進入體內等;溫度過低雛雞不活潑,絨毛粗糙、干燥,腹部腫大柔軟,臍環閉合不良,跗關節紅腫,站立不穩等;溫度時高時低也常會出現臍環閉合不良,眼睛閉合,眼部絨毛粘連,脫水,彎趾或八字腳等。
四、溫度的控制
應根據胚胎的需溫特點、入孵方式和孵化方法正確供溫。如分批入孵時采用恒溫孵化法,孵化機的溫度控制為37.8℃,出雛機的溫度為37.0℃~37.5℃;整批入孵時采用變溫孵化法,1-7天孵化溫度38℃,8-12天為37.8℃,13-18天為37.6℃,19-21天為37.0℃,孵化室室溫最好控制在22℃~26℃。這樣,方可取得較好的孵化效果。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