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仔豬黃痢是由某些病原性大腸桿菌引起初生仔豬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傳染病。該病多發于出生1~5日齡左右的仔豬,致死率高達85%以上,一旦發生,很難根除,往往經生產母豬或環境污染物感染初生仔豬而多年發生。治療該病的方法較多,用藥大多為抗生素類,雖有一定療效,但效果不佳,且易產生耐藥性。筆者在臨床實踐中,用中草藥、西藥進行了多次對比治療,篩選出以白頭翁湯加減給母豬混食喂服,配合仔豬內服復方敵菌凈防治仔豬黃痢方法,效果甚佳。其中預防65窩623頭,保護率達100%;治療34窩423頭,治愈率93.6%。茲介紹如下,以供同行。
1 預 防
(1)中草藥:金銀花60g,蒲公英120g,苦參50g,穿心連70g,白頭翁70g,黃連25g,黃芪30g,連翹30g,川芎45g,木通25g。共研細末,于小豬出生次日給母豬拌飼料喂服,1日1劑,連喂3劑。(2)西藥:強力消毒靈,制成2g/L。水溶液,于產前1日或產仔當日噴霧消毒豬舍,并用消毒液浸泡的毛巾擦洗母豬乳房、乳頭、外陰、胸腹等體表部。
2 治 療
(1)中草藥:發病當日,將上方藥粉拌料喂母豬,1日1劑,連喂3劑;發病仔豬可用米粉、牛奶等調成舔劑,送入舌下吞服,連服3日。(2)西藥:用3g/L強力消毒靈,豬舍噴霧消毒,同時用該藥液將母豬乳頭、乳房,胸腹等部擦拭干凈;發病仔豬復方敵菌凈30mg/kg,灌服,1日2次,連喂3日。也可肌注消炎王。
3 病 例
病例1:1997年3月5日,本縣紙房鄉金安村楊某家的1頭母豬產仔8頭,5日后全部患黃痢,由于未及時治療,發病3日后死亡4頭。用上法治療2日即見其余患豬糞便好轉,吮乳基本正常,3日痊愈,再無死亡。
病例2:本縣上塘鄉白巖村王某家多年來一直飼養母豬,但每窩仔豬都發生黃痢或白痢。1998年12月8日,產仔12頭,10日用以上方藥喂母豬作預防,連喂2劑后,每10日又喂1劑,該窩仔豬再未發生黃、白痢,長勢良好。以后每產一窩,都必服上方藥預防。
4 體 會
(1)中草藥方中,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白頭翁、黃連、苦參等,有消痛散瘀、活絡行氣、通乳的蒲公英、川芎,有增強免疫功能的黃芪等,諸藥結合,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止痢、扶正祛邪之功。(2)仔豬黃痢危害較大,應早預防,最好在臨產期服上藥1劑,產后再酌情服數劑,并應改善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3)本方法服用簡便,藥量靈活,見效快,效果好,用藥3~4劑,可完全治愈或達到預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