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初春天氣寒冷,青綠飼料匱乏,因此,初春養雞要想獲得高效益,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保暖。初春氣候寒冷多變,給家禽飼養戶的生產帶來許多不便,特別是低溫對產蛋雞的影響十分明顯。因此,一般情況下,可采取適當增加飼養密度、關閉門窗、加掛草簾、飲用溫水和火爐取暖等方式進行御寒保溫,使雞舍最低溫度維持在 3℃~5℃。
通風。初春由于氣溫較低,雞舍門窗關閉較嚴,通風量減少,但雞排出的廢氣和雞糞發酵產生的氨、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會積聚在雞舍中,易誘發雞的呼吸道等疾病。因此,要切實處理好雞舍的通風與保暖的關系,及時清除雞舍內的糞便和雜物,保證雞舍空氣清新。在天氣較好時,應開窗通風,使舍內空氣清新,氧氣充足,防患于未然。但通風時千萬注意,不要讓冷風直吹雞體,以防雞患感冒。
降濕。初春雞舍內通風量小,水分蒸發量少,加之舍內的熱空氣接觸到冰冷的屋頂和墻壁會凝結成大量水珠,造成雞舍內過度潮濕,給細菌和寄生蟲的大量繁殖創造了條件。因此,一定要強化管理,注意保持雞舍內的清潔和干燥,及時維修損壞的水槽,加水時切忌過多過滿,嚴禁向舍內地面潑水等。
消毒。消毒工作應貫穿整個飼養全過程。初春氣溫較低,雞群的抵抗力普遍減弱,如果忽視消毒,極易導致疾病暴發流行,造成慘重損失。因此,必須做好雞舍的消毒工作。
補光。光照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動力。初春季節晝短夜長,蛋雞常因光照不足而引起產蛋率下降。為了克服這一自然缺陷,可采用人工補充光照的方式進行彌補。在一般情況下,每天光照的總時間不應低于14個小時,但也不能超過17小時。例如,白天的自然光照為12個小時,每天就需要人工補充光照2~5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