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肉雞的生產收益,為出售肉雞(活體)收入減去生產成本之差。出售收入越大,生產成本越低,則兩者之差越大,經濟效益越高。
1.出售體重與飼料轉化率。假如飼料價格和肉雞出售價格一定,出售體重越大,出售收入越多,飼料轉化率越高,所花飼料費越少,兩者之差越大,收益則增加。但是,一般出售體重越大,出售日齡則越遲,相應飼料轉化率變低,所以收益不能隨出售體重增加而比例增大。一般情況下,肉雞在8周左右出欄最為適宜,體重合適,飼料轉化率也較高。
2.出售的價格與出售時間。影響肉雞生產收益最大的是生產者出售的價格。而影響價格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是商品的社會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市場供求情況,而這些都不是生產者個人所能決定的。但生產者可以決定出售時間,出售時間不同,體重、等級不同,價格有很大差異,對生產者收益影響很大。生產者要根據等級、價格、飼料轉化率、體重等綜合考慮,密切注意市場動態,選擇最優的出售時間,以獲得高的效益。
3.飼養密度與肉雞舍周轉次數。在同一生產設施情況下,生產的肉雞部出售量越大,則單位重量的費用越小,收益越高。但有時周齡大,體重大,影響等級,價格低,收益相對還小。
一定生產設施(雞舍)年生產肉雞的總出售重量,等于飼養密度與該雞舍周轉次數的乘積。因此,不同出售體重,不同飼養密度,不同雞舍周轉次數,則每平方米雞舍面積出售的總體重不同。我們要一方面考慮出售價格和等級,另一方面確定收益最好的出售體重、飼養密度和年周轉次數。
4.育成率與品質。出售只數對入舍雛數的百分比,叫育成率。育成率對肉雞生產者的收益有很大影響。一般情況下,育成率高,雞群發育和質量也好,飼料轉化率也優良,出售的肉雞單位體重所負擔的費用也少,收益較高。通常希望育成率達到98%。
但是,不論育成率多高,如果出售的肉雞不豐滿、傷殘的多,都會影響其品質,則會大大降低生產收入。因此,要想獲得單位面積產量高又有較好的品質的肉雞,要適當考慮飼養密度,加強在給水、給料、防病、地面干燥、小心捕捉、運輸上的管理,以保證肉雞的品質,提高生產收入。
總之,影響肉雞生產效益的因素較多,除上述幾點主要因素外,還有雞群的整齊性、經營環境、連貫經營程度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