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高壓之下,不少豬場因資金鏈斷裂而導致豬場被拍賣、卷款跑路或賣豬退出養豬業;不少經銷商則上演著追債的各種戲碼,一時養豬產業鏈上鬧劇重重。
經銷商要不到錢是常事
不管合作時間多久,飼料經銷商賒賬給養殖戶的現象普遍存在。四會市東城區青東路某飼料店黃老板與當地某家規模豬場的生意往來已有10年之久,曾被欠到80多萬,因追債困難,便從客戶的豬場抓豬苗抵債,目前還被拖欠55萬多元飼料款。也有飼料商剛與豬場合作不到兩個月,就被拖欠30多萬飼料款,首次追債就碰上了該豬場老板跑路。四會市東城區清塘工業區大北農養豬服務中心黃偉文經理告訴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2014年以來,有3個在當地散養的外省人因資金周轉問題丟下養豬家當“跑路”回家。
文哥(化名)曾經也是四會市的飼料經銷商,早在2006年便開始提供魚粉、豆料、保育料給四會市的一家規模豬場,剛開始合作都還順利。2012年開始,該豬場資金周轉開始出現問題,于是文哥陸陸續續減少供料直至不再供料,但截至2013年底,已被拖欠飼料款過百萬。
惠州市惠東縣飼料經銷商黃老板告訴農財寶典記者,他曾投資幾十萬成為惠州某知名飼料企業的經銷商,因經驗不足,3個月后便因資金鏈斷裂而無法繼續到廠家拉貨。
盡量采取現金交易
今年養豬行情低迷,壓力大,減料拉長飼養期以等行情好轉的養殖戶不少,也有少量散養戶會通過減產或退出養豬來減緩壓力。新牧網記者了解到,豬價低迷時,如果被飼料商催得緊,豬場也只能低價售賣豬只來還債。也有飼料商為了追回欠款,積極為養殖戶聯系收豬的老板,但因為價格較低談不妥,也有豬場老板不愿意賣豬,而是選擇了賴賬。
河源市彥瓊農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彥興告訴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一般來說,飼養100頭母豬自繁自養生豬1000頭左右的豬場,每月欠下15-20萬飼料款并不奇怪。說是每隔一個月結一次賬,但像今年特殊行情導致賒賬拖到約30萬/月的也不少。“大概有30%的剛入行的新手或資金管理一直較差的豬場會感到周轉資金壓力大,其余多數養殖戶還是有足夠的資金周轉的。”黃彥興如此總結今年行情對養殖戶的影響。
農財寶典記者多處走訪了解到,雖然不少豬場存在拖欠飼料款的情況,但多數養殖場在資金管理上還是心中有數,基本上“虧損半年的抗風險能力還是有的”。汕頭市康牧養豬場老板鄭漢通在養豬生涯的合作中一直堅持現金交易的原則,就他豬場養殖規模而言,每個月需要支付60多萬的飼料款,只在最近豬價較低的情況下才會壓月拖欠20多萬的飼料款和少量獸藥錢,但基本上一月結賬一次,“賣豬后就還錢,不會拖欠太久”。鄭漢通告訴新牧網記者,也有經銷商主動愿意多賒賬以求合作的,但他婉言拒絕了,“還是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養豬吧,盲目擴大規模搞亂了資金鏈,不好。”
花都養殖戶李濟文告訴新牧網記者,在廣州花都區,飼料、獸藥都是現金交易,他也是按自己能力范圍內養豬搞生產,合作都是現金交易的。李濟文表示,據他從佛山三水市幾位熟知的同行朋友了解到,當地養殖戶賒賬較普遍,一般也是先賒賬使用飼料,在賣豬賣魚后才補回經銷商飼料款。
要么催債要么等待
多位行業人士告訴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當豬場資金周轉緊張或出現斷裂時,一般飼料供應商是停止供貨,要求客戶現金支付,也有存在聘請專業催債人員上門催債的(催債手段包括死纏爛打、跟蹤、恐嚇等),“債款追回來后,催債公司會以不少于30%的比例抽成。”
追債路上的心慈可能給自己制造苦果。文哥告訴農財寶典記者,在被當地養豬場欠下上百萬的飼料款時,他一般也只是打電話催催債,還有就是到客戶豬場發發火,說些要到法院告他、要封鎖他的豬場之類的“狠話”。但客戶常常在討饒時還帶點威脅:“不要將我搞垮了,不然你也得不到一點好處。”就這樣,債款追不回只能一拖再拖。“前幾年每幾個月,只要追得緊還能收回幾千元的債款,現在可好了,這個豬場老板一跑路,人影沒了,也不用天天追債了。”
生意上往來遵循的是互惠原則,飼料商并無義務一味地給養殖戶賒賬。多位飼料經銷商也告訴新牧網記者,在是否賒賬的問題上,他們也是根據客戶品行不同而區別對待,有些人老老實實養豬,欠點款都有內疚感的,可以適當賒賬;看養豬態度不端正,生意上無誠意的,則越早停止合作越好。
肇慶鼎湖區貝水業興飼料批發部老板陳創業坦言,今年資金壓力大,被養殖戶欠下的債款多,看到破產、跑路的豬場越來越多,心理也沒底。“你一個散養戶欠下2萬飼料款不多吧?但幾十個客戶加起來,我就可能被欠下上百萬的款項了。”所以,陳創業今年資金控制方式也與往年有所不同。“現在也是轉型階段,所以盡量少進行賒賬交易。要做有錢人的生意,不做窮人生意,”陳創業感慨,那些抓豬苗都要借錢來購買,飼料獸藥都是靠賒賬來養豬的散養戶,一旦市場行情差,虧本了更無法還債,逼他們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