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6月27日訊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與自然、動物的和諧共生變得越來越重要,動物福利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焦點之一。中國的動物福利事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人們對動物福利的概念和重要性還缺乏足夠的認識。“人的福利還沒有保障,談什么動物福利?”這是動物福利倡導者們經常遇到的質疑。
動物福利認識的三大誤區
近日,“農場動物福利促進獎”啟動儀式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召開,這是中國首個針對農場動物福利的公益獎項,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首席代表趙中華在啟動儀式上指出,動物福利與食品安全、公共衛生、環境保護、氣候變化、消除貧困、災害防御等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密切相關。他認為,當今社會人們對動物福利的認識存在著三大誤區:
一、混淆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的概念。動物權利,或稱動物解放,是人發起的保護動物不被人類作為占有物來對待的社會運動。其宗旨不僅要為動物爭取被更仁慈對待的權利,更主張動物要享有精神上的基本“人”權。而動物福利,尤指動物的生存狀況,是動物如何適應其所處的環境,滿足其基本的自然需求,包括:生理福利、心理福利、環境福利、衛生福利和行為福利。動物福利具有堅實的科學基礎,主張科學飼養、人道利用和善待動物。
二、誤認為動物福利與人類福利相沖突。“人的福利沒有弄好,還搞什么動物福利?”針對這樣的疑問,趙中華認為,良好的動物福利有助于增強動物的免疫力,并且動物福利與食品安全密切相關,也與人類福利相輔相成,只有保障動物福利,才能實現人的福利。他舉例說,如果農場動物的生存環境惡劣,養殖過于密集,動物就容易生病,人們就會對動物使用更多的抗生素等藥物,這樣的動物產品也會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只有給人類提供動物產品的動物是安全的和健康的,人類的健康才得以保障。
三、誤認為動物福利是從西方傳入的概念。趙中華表示,動物福利并不是舶來品,中國文化一直都有動物保護和動物福利思想,從先秦時期就開始有記載?!墩撜Z述而》中“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意為:只釣魚而不網魚,只射飛鳥而不射巢中的鳥。這句話表達了孔子的仁愛感情?!肚f子秋水》曰:“何謂天?何謂人?”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趙中華認為,倡導動物福利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對實現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動物福利與食品安全密切相關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質量和安全的要求日益增加,但是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以及瘦肉精、注水肉、獸藥殘留等食品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引起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恐慌和擔憂。事實上這些問題都與動物福利密切相關。
“動物是世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今天它們卻面臨著史無前例的痛苦和剝削。動物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人類的保護和關注,世界上大多數動物都是農場動物,推廣高福利農場養殖,不僅有助于改善它們的生存環境和福利,也能夠提高人類食品的安全性。”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首席執行官麥克 貝克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當被問及在發展中國家人類的基本生存和發展權利還沒有完全滿足的前提下,保護動物是否為時過早?麥克貝克認為,這種想法完全錯誤。他表示,動物福利只是給動物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不應與人類的福利相對立,目前世界上超過10億的貧困人口生計完全依仗耕牛等動物,一旦失去這些動物,貧困人群就失去了最后的生計。“幾個月前,我曾在菲律賓親眼看到一個農村婦女家里的豬圈被大風吹塌,雞因為房子被沖進池塘而全部被淹死。幫助貧困災民重建能夠抵御暴風雨的動物收容所,不但能夠拯救動物們的生命,更能夠保住貧困人群的生計底線。”
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執行會長席春玲認為,“動物福利其實是動物最好的免疫,工業化養殖暴露出的諸多動物福利問題,如飼養條件惡劣、濫用抗生素、屠宰方式殘忍等不僅影響動物健康及其產品品質,也會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許多負面影響。因此,若要實現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改善動物福利勢在必行。”
動物福利核心是善待動物 與人類福利不沖突
針對動物福利與人類福利是否沖突的問題,在2013年11月舉辦的動物福利論壇上,動物保護領域的專家曾就此展開過熱烈地討論。中國獸醫協會會長賈幼陵表示,很多人對動物福利存在誤解,當前中國最緊迫的工作是提高公眾對動物福利的理解,動物福利是外來詞翻譯過來的,跟中國理解的福利是兩回事。福利在中國通常是指對國民基本的社會保障,需要納稅人的錢,保障人們的基本生活,提供醫療保障,失業保障等。動物福利并不需要拿錢,不是要給動物額外的一些東西,而是指我們要善待動物。
賈幼陵指出,動物福利不是倡導素食主義,要求人類不吃肉。他認為,人和很多動物一樣,是雜食性動物,吃肉是人類的天性,強迫人不吃肉,也是不道德的。然而善待動物本身也是人的一種天性,不應虐待動物。賈幼陵表示,中國的動物福利是有希望的,目前全國現代化屠宰場,都對動物實行了 “人道屠宰”,絕大多數用電擊,少部分用二氧化碳麻醉,在世界上已經比較先進了。
國際節能環保協會秘書長李軍洋表示,動物福利跟環保的關系,不僅關系到動物本身的福利,還要延伸到環境保護這個更大的空間,人的思想有多遠,人類的路才能走多遠。動物的福利,并不是簡單讓動物吃好喝好,前提是要有好的環境,沒有好的水,草,空氣,動物怎么才能更好的生長、繁殖。人類位于食物鏈的上游,只有給人類提供肉食的動物是健康的,人類的健康才能得以保障。
調查:公眾對農場動物福利關注有限
目前,國際上已經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了動物福利相關的法律法規。而在中國,尚沒有動物福利的相關立法,對公眾如何理解動物福利、公眾關心動物福利的哪些方面也沒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近期,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共同開展了公眾動物福利意識調查研究,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公眾對動物福利有一定的認識,公眾對于野生動物和伴侶動物的福利更為關注,不過大部分公眾將動物福利等同于野生動物保護。公眾對于農場動物福利的關注程度有待提高,尚未充分認識到農場動物福利的意義和作用,但對動物食品的安全和品質非常重視,說明農場動物福利的理念和知識有待進一步宣傳和科普。
調查結果顯示,如果價位合理公眾愿意購買高福利動物源性食品。1萬多名調查對象中,超過80%的人愿意購買在良好福利狀況下養殖、運輸和屠宰的畜禽產品,表明動物友好型產品的未來存在著巨大的消費增長空間,70%的調查對象愿意購買高于市價的動物福利條件下的畜禽產品。這對養殖企業也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號,那就是重視動物福利和社會責任的企業未來將會占有更多市場先機。此外,由于歸真堂上市、活拔兔毛以及玉林狗肉節等涉及動物福利的熱點事件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討論,公眾對于動物福利相關立法的需求十分迫切,調研結果顯示,支持中國動物福利立法的公眾占94.63%。
國內首個農場動物福利公益獎開啟
在動物福利倡導者們的不斷努力下,近日,中國首個專門針對農場動物的公益獎項“農場動物福利促進獎”啟動,標志著中國的農場動物福利的推廣進入了一個新紀元。從事動物福利20年的中國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專家顧憲紅教授向記者介紹了中國農場動物福利取得的重要進展,兩年前,中國獸醫協會就牽頭制定了《動物福利評價通則》,而目前由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負責的中國農場動物福利系列標準也推出了《農場動物福利要求豬》。該標準的制定從我國現有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條件出發,參考國外先進的農場動物福利理念,填補了國內動物福利標準空白,國家相關科研計劃已經啟動。
作為中國首個專門針對農場動物的公益獎項,“農場動物福利促進獎”今后每年評選一次,旨在表彰對改善農場動物福利事業做出突出貢獻和取得優異成績的企業、單位及個人。獎項的三個主辦方: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獸醫協會、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認為,通過評獎,有助于團結各界力量,使公眾更多關注動物福利、增強動物保護意識,為動物福利的改善做力所能及的事。
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執行會長席春玲表示,獎項的開啟對于中國的動物福利事業的推動具有重要意義,這個獎項標志著中國第一個動物福利獎項的誕生,她希望通過“農場動物福利促進獎”的推廣,動物福利被更多公眾接受。
中國獸醫協會動物福利衛生服務與福利分會會長常志剛,希望通過這一獎項的評比提高動物健康和防疫水平,提升畜產品品質及市場的競爭力,確保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質量。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顧問孫全輝介紹,今后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還將陸續推出針對其他動物類群設立的“動物福利”獎項。
著眼于人讓動物福利有法可依
法律是動物福利最根本的保障,也是國際大勢所趨。世界動物衛生組織2005年就已制定了動物福利的法規及標準,過去幾年,中國在動物福利立法方面出現了不少積極的跡象。例如,成立了一些國家級的動物福利行業組織,如中國獸醫協會公共衛生與動物福利分會、中農促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等,這些機構還牽頭起草了動物福利相關的法律法規,如《動物福利評價通則》,據了解,不少具體的農場動物福利評價細則目前也在積極起草過程中。
據了解,《野生動物保護法》已實施20多年,不少內容已經過時,在社會各界的積極呼吁下,今年也終于列入人大修法議程,而動物福利就是其中亟待修訂的熱點內容。此外,一些地方性法規,如上海、哈爾濱和北京等地的犬只管理規定,也已明確規定不能隨意遺棄寵物,不能無緣無故虐待動物,否則就會受到相應的處罰,這也是一大進步。
孫全輝表示,一個國家的國情、文化和傳統都會對法律的頒布和實施造成影響。例如,剛建國時國家非常窮,必須靠食用野生動物來補充食物和蛋白質,因此在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出臺前,不少政策是鼓勵人們去打獵的,那是在特定時期制定的特殊措施。而現在,野生動物保護已成為全民的共識,我們也視獵捕、走私和食用野生動物為陋習。據考證,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也不乏關愛動物、敬畏生命的優良傳統,一段時期內,受“人定勝天”的意識形態主導,片面夸大了人的作用,做出了一些違背自然規律的事,包括把動物當作資源,不加節制地利用,對自然和生命缺乏普遍的關懷和尊重。保障動物福利不僅是法律的訴求,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構建美麗中國、和諧社會更是離不開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
不論是兩年前的歸真堂上市風波,還是最近的玉林狗肉節,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中國動物福利事業的向前發展。2013年,教育部首次把“動物保護與動物福利”納入到獸醫學本科教育的核心課程,就是中國動物福利教育的一大突破。隨著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國際化步伐不斷加快,中國公眾對動物福利重要性的認識也將進一步提高,而為動物福利立法自然就會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