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種雞如何做好分群調群工作
來源: 發布日期:2014-07-16 發布者:佚名 共閱581次
一、大小分群
雞群獲得良好的骨骼和骨架發育需經4次分群:第一次是在雛雞入舍后,在保證供給充足飼料和飲水前提下,及時將開食不好、體質較弱、個體較小或狀態不佳的雞只挑出,單獨加強飼養,適當補喂蛋白飼料,使其體重盡快達標;第二次一般在21~28日齡進行,最晚不能遲于28日齡;第三次一般在6~7周齡;如雞群均勻度還不夠理想,要進行第四次分群,可安排在10~12周齡進行。分群的準確度關系到以后的喂料管理和均勻度的高低,所以應使用電子秤逐只稱重來完成,通過分群保證全群均勻度維持在80%以上。
二、分群后體重追降管理
分群后根據體重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飼喂管理方案,逐步完成體重追降工作。如分群后體重低于標準100g以內的,應通過營養調控使得雞群在9~10周時達到標準;低于標準100g以上的,應在10~12周時達到標準;體重高于標準100g以內的,應在9~10周時達到標準;體重高于100g以上的,應在10~12周時達到標準。因為12周齡后雞群將會進人性成熟發育階段,此后不宜再做大幅度調群工作。在12周齡前再進行一次分群后,大、中雞飼料正常增幅,保持體重曲線平行于標準曲線,小雞到20周齡前要達到標準體重。也就是說體重追降工作需要通過4~6周時間去循序漸進的完成,不可急于求成,否則就會起到負面作用。
三、公母分飼
為使公母雞的均勻度得到保證,在育成、期公母雞分飼非常必要。因為公母雞的采食競爭能力、體重增長和所需營養各不相同,且早期的體重增長關系到公母雞的骨架發育大小,而骨架發育的大小又關系到各自生產潛力能否有效發揮。采用分飼飼喂方式,管理者可以根據公母雞不同體重增長和所需營養的飼養管理要求,采用不同的飼喂管理方案,更有利于分別控制其生長發育和均勻度。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