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龍游縣邱建清家庭農場在養豬場的廢水處理池里養起了紅鯉魚。 縣委報道組 藍正偉 攝
作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和全省畜牧強縣,龍游與生豬的緊密度遠遠超過國內大部分地區。但是當區域環境門檻不斷升級,龍游正面臨一場大考。
隨著“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啟動,一場旨在治理污染,改變低小散養殖方式的生豬養殖專項整治行動在龍游全縣展開??h委書記方健忠告訴記者,經過一年的戰略大調整,龍游關停生豬養殖戶1.2萬余戶,拆除豬場160余萬平方米,還規劃了20個高標準的畜禽生態養殖園區,進行統一的防疫指導與規范化管理,養豬準入從“零門檻”變成了“高門檻”。
龍游的生豬養殖業變化巨大:曾經豬糞尿橫流、臭氣熏人的河溝流淌著清清水流;原來隨處可見的零散豬場,變成了集中的規模養殖場;過去千家萬戶各顧各養的豬倌也開始抱團闖市場……
臭水溝少了
一頭豬一天要產生數十斤豬尿豬糞。因為缺少處理設施和途徑,過去不少養殖場,直接將這些養殖廢物排放到河溝里,周邊豬糞尿橫流、臭氣熏人。過量排放,不僅流經小溪的魚兒絕跡,就連地里莊稼也受不了。鄰里糾紛不斷。
“現在,我家養豬場排出的水可以養魚哩!”看到筆者特別留意養殖場排出來的污水時,家庭農場主邱建清自信滿滿。
這份自信來自養殖場里新建的污水處理廠。去年4月,全縣展開生豬養殖污染專項整治,他對自家養殖場進行了升級改造,耗資40余萬建污水處理設施,讓千頭規模豬場周圍的環境煥然一新。
走進豬場,聽見抽水泵發出“嗡嗡”的響聲。豬圈中黑色的污水正源源不斷地流進排污渠,經由抽水泵送上約5米高的污水處理池。技術人員告訴筆者,污水要流經8個四米多深的污水處理池,經過層層生物、化學反應,污水的顏色由黑色變為棕色,最后變成透明色。
為了讓人一眼就可以看清污水處理效果,邱建清還在最后一個池子里養起了魚。當地環保部門的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檢驗,現在,養殖場排放的水已無色無味,達到農業灌溉水要求。
“目前全縣已有200多家養豬場建起自己的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水質達標排放。”縣環保局局長鄭建飛告訴筆者,“另一種模式就是農牧結合的生態循環綜合利用。”
龍游縣小南海鎮團石村程渭泉的豬場存欄生豬2200多頭,除了養豬,他還在400余畝農田上種了玉米、番薯等農作物。依靠這些莊稼,他家養殖場采用了“養殖—種植生態循環”的處理方式。
“豬尿和養殖污水,不是排放出去,而是先流到沼氣池發酵,再流到附近的氧化塘稀釋。”來到養殖場的幾個“窨井蓋”邊,程渭泉詳細地向筆者介紹,這些稀釋后的沼液就成了莊稼最好的有機肥,田里安裝了噴滴灌設備,只要一按按鈕,就可以把沼液直接噴灑到田里,不僅節省了肥料錢,還改良土壤,提高農產品品質。
“在生豬養殖產生的畜禽廢棄物中,以豬尿為主的污水占約80%,其次便是豬糞。”縣畜牧局局長林?;⒔榻B說,“對于豬糞,我們采用的是全縣集中處理模式。每個養豬場都建立了標準化的集糞營,由浙江開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定期上門收集豬糞。”
收集的豬糞怎么處理呢?開啟公司的回答是:發電。豬糞運到公司后變身為沼氣發電,剩余的沼渣、沼液則被制成有機肥。“先發電,再制肥料,‘開啟’對豬糞進行了兩次利用,處理得高效徹底。”林?;⒏嬖V筆者。
養殖標準化
“糧豬安天下”,豬是市場必不可缺的食品。作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和全省畜牧強縣,如何為市場提供更多質優、量足的豬肉產品,成為龍游畜牧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
每排豬舍前安裝一個立塔,由工廠統一配送的豬飼料,通過槽罐車運輸直接灌進立塔,并自動地輸送到每頭豬面前。這是筆者在龍游一家養殖場看到的自動化喂養情景。“以前飼料采購就是一個大問題,自己忙不過來,雇人采購容易要回扣,質量還不保證。”龍游詹家鎮山后村養殖戶黃清榮說,現在統一配送省卻了許多麻煩,而且喂養自動化,定時定量,保證了豬吃得有規律,提高了豬肉品質。
自動化喂養只是龍游養豬業標準化的一項內容。近年來,龍游加大規模豬場標準化改造力度,推廣“畜禽良種化、生產規范化、養殖設施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的畜禽標準化養殖模式。
據統計,龍游全縣目前90%以上豬場安裝了濕簾通風系統,80%用上了碗式飲水系統,70%以上安裝了漏縫地板,50%以上安裝了自動喂料系統。這讓飼養一頭豬的每日用水量從15公斤下降到8公斤,人工數下降30%以上。標準化的養殖方式提高了節能減排、智能化、清潔化水平,養殖場的規模效應凸顯,節約了大量的生產成本。
更重要的是,通過安裝自動喂料系統,實施統一飼料配送,減少了畜禽疾病,有利于杜絕非法添加瘦肉精等違禁藥物、違規超量添加抗生素、霉菌毒素污染、重金屬超標等畜產品安全問題。
此外,通過建立標準化養殖模式,浙江興泰、康綠養雞場、田野農莊、龍游烏種豬場等一批養殖企業先后被認定為省部級養殖標準化示范場,生豬規模養殖比重已達到98%以上。
病死豬處理不僅是重大的環保問題,更關系著食品安全。死豬隨意丟棄,或者處理不到位,會導致疫病傳播,造成其他養殖場的生豬發病,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還會流入市場。
對這個難題現在龍游也有了讓人眼睛一亮的破解之道:由全縣統一的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中心,進行無害化處理。
龍游建立了一套“政府監管、財政扶持、企業運作、保險聯動”的生豬無害化處理運行機制,以政策性農業保險作為杠桿,對進行統一無害化處理的死豬,給予保險賠償,激發養殖戶進行無害化處理的積極性。價格杠桿的撬動,企業與政府的聯動,使龍游的病死豬回收率大大提升,相關部門對豬場的養殖情況也實現了實時監控。
“遇到養豬場出現死豬,處理不再傷腦筋了,只需要打一個電話,就可以在家坐等相關企業上門收集處理。”黃清榮說,“只要按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我們還可以獲得保險公司的賠款,補償部分經濟損失。”
抱團闖市場
養豬算得上是臟活、累活。要管豬吃喝拉撒,還要清洗豬圈,清理豬糞豬尿,養大了還不知道能不能賣個好價錢,忙得沒日沒夜。“尤其近年來肉價波動大,單家獨戶經營,行情好賺一把,行情不好全虧進。”龍游養豬大戶黃國忠說。
后來,老黃了解到當地幾家規模養殖場正籌劃組建一個全新的生豬生產經營聯合體,也就是如今有名的龍珠畜牧專業合作社。
盡管對聯合經營能不能成功心里沒數,他還是認認真真地向籌備發起人趙春根了解詳細情況,并參加了許多討論會、到外省現代畜牧業基地參觀學習,了解和其他經營戶抱團經營。
你難,我難,弱弱聯合就不難。“因此,我們合作社提出了弱弱聯合,把一家一戶辦不了的難題拿出來,由合作社來辦。”趙春根說,“實行擔?;I資、飼料配送、疫病防治、供種、廢棄物處理、肉制品深加工等六個統一服務等內容,解決養殖戶六大難題。”
去年年初開始,生豬價格一路下跌。加上飼料成本上升,許多養殖戶受到不小沖擊。因為有統一服務,龍珠畜牧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養殖一頭豬可比其他養殖戶降低50元成本,豬肉售價還高出其他養殖戶每斤5分錢,大大增強了抵抗風險能力。
船大才能抗風浪,市場倒逼越來越多的養殖戶抱團。目前,龍游全縣已經建成“龍珠”、“龍鼎”、“豪欣”三大類似“龍珠”合作模式的新型畜牧產業專業合作組織,成員生豬養殖量占全縣養殖量的65%以上。規?;纳a不僅給予了豬場抵御價格波動的能力,也為市場提供了穩定的貨源,防止價格波動,形成良性循環。
養豬的不如賣豬的賺錢。為了扭轉這個尷尬局面,今年龍游豬倌生豬在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平臺掛牌上市,成為我國首個在公開市場上市的生豬產品。此外還在杭州等地開設了30余家直營店。
談起龍游生豬產業轉型,林?;⒊錆M了信心。“龍游目前建立的,是覆蓋生豬養殖全產業鏈的新型系統工程。作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龍游希望以自己的經驗,探索出一條在全國范圍內具領先地位與借鑒意義的生豬產業發展模式。”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