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在種雞的飼養過程中,如果說育雛前期是種雞質量、健康情況和成活率的基礎,那么雞群均勻度的控制則是種雞生產的關鍵,直接決定種雞是否適時體成熟、性成熟、產蛋高峰及產蛋性能的維持等眾多生產指標。對種雞產蛋率和受精率的發揮起著決定性的意義。
均勻度控制要從細節著手,從雛雞抓起,時間越早越有利。前期主要是將種雞的骨架體態拉大,促使其生理發育,為體重均勻度和性成熟打下堅實的基礎。制定各階段均勻度的標準尺度,從實際出發,做到有據可依。抓好均勻度最關鍵有四點:①全群稱重后按大小分欄,分體重管理;②保證各欄雞數準確性;③料量計算準確并稱料準確和稱重準確;④料位要充足,保證飼料能在最短的時間均勻分配到各料桶或料槽中。
第一,全群稱重后按大小分欄,可以按體重大小針對性分欄飼養。加強體重偏小雞的飼養管理,適當加大料量,增進骨架和體重朝標準貼近??刂拼篌w重雞群的生長速度,適當進行限量飼養,使得體重也逐漸靠近標準體重。具體全群稱重的方法為首先要隨機選取雞群5%的比例進行抽重,然后計算好平均體重;以平均體重正負百分之十為范圍,找出整群所稱雞只的合格數占總數的比例,可以大體分大、中、小三個檔次,一般中雞占到大群的70%~80%,小雞和大雞各占大群的10%~1 5%;每只雞都要用稱進行精確稱重,按照事先確定的體重區間段進行分群。在實際的全群過程中要根據每欄飼養面積和種雞所在體重段合理分群,靈活調度,確保分欄后的單欄末和9周末。
第二,各欄的雞數一定保證準確無誤。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死淘、免疫和挑雞轉群時記錄不準確、圍欄有漏洞或隔欄門不及時關閉發生串欄等眾多原因會導致圍欄雞數不準確。全群稱重分欄后,要單獨進行各欄點數并記錄(可以利用免疫時機進行點數核對各欄雞數準確性)。在日后管理過程中,要每天抓細節管理,強調工作責任心問題,死淘雞只、轉群后要及時做好記錄,重新做存欄記錄表。每天檢查圍欄是否有漏洞和及時關閉隔欄門,從小工作、小細節抓起,避免因雞數量問題,影響到料量分配、料位等一系列問題。
第三,各欄有了準確的雞數后,要根據周末稱重計算平均體重與標準體重的差距并記錄周增重以確定下周加料幅度。計算各欄的料量,用每只雞每日料量乘以欄內雞數得出總料量。各欄的料袋要用油筆標明欄號,以免弄錯導致種雞采食料量不準確。由此可看出雞數量準確的重要性。稱料也要準確無誤,減小誤差。每次在稱料之前都要對度量衡進行校正歸零,這是確保稱料準確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