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pan id="xrbtk"><input id="xrbtk"></input></span>

    1. <label id="xrbtk"><big id="xrbtk"></big></label>

    2. <strike id="xrbtk"></strike>
      1. 您好!客人 [請登錄] [免費注冊 首頁-招商-代理-品牌-企業-展會-資訊-專題-招聘
        微畜牧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會
        • 專題
        • 招聘
        • 報價
      2. 北京
      3. 上海
      4. 天津
      5. 重慶
      6. 河北
      7. 山西
      8. 遼寧
      9. 吉林
      10. 黑龍江
      11. 江蘇
      12. 浙江
      13. 安徽
      14. 福建
      15. 江西
      16. 山東
      17. 河南
      18. 湖北
      19. 湖南
      20. 廣東
      21. 廣西
      22. 內蒙古
      23. 海南
      24. 四川
      25. 貴州
      26. 云南
      27. 西藏
      28. 陜西
      29. 甘肅
      30. 寧夏
      31. 青海
      32. 新疆
      33. 首頁
      34. 資訊
      35. 疾病防控
      36. 豬病診治
      37. 規模豬場常見寄生蟲病及其防控措施
        來源:  發布日期:2014-11-25  發布者:佚名  共閱936次

         由于我國經濟迅速發展,養豬科技水平不斷提高,規模豬場數量逐漸增多,養豬并正朝著規?;?、集約化的方向發展,規模養豬正逐步替代傳統的散養。這是中國養豬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是世界上所有養豬發達國家所共同經歷的過程。規模豬場一般是指年出欄商品肉豬3000頭以上的豬場。也可根據豬場的生產任務和經營性質分為母豬專業場、商品肉豬專業場、自繁自養專業場、公豬專業場。上世紀90年代以來,規模豬場發展迅速,豬群規模大,飼養密度高,應激因素多,很容易引起寄生蟲疾病的流行,一旦發生疾病,難以控制和根除,甚至某些本來在散養條件下危害不大的疫病,也會嚴重流行,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因此,控制寄生蟲病的發生和流行,是提高規?;i場經濟效益的關鍵環節。但一些規模豬場管理水平和生產水平均較低,寄生蟲病不斷發生,直接影響了規模豬場的經濟效益。

          1 腸道線蟲病

          1.1 診斷要點

          1.1.1 流行特點及其臨床癥狀在飼養管理不良條件下,其感染途徑是經口或經皮膚感染。類圓線蟲主要危害3——4周齡的仔豬,寄生在十二指腸;豬蛔蟲主要危害3——6月齡的仔豬,常造成“僵豬”,成年豬多半為帶蟲者而不顯癥狀,病仔豬卻可表現貧血、腹瀉、嘔吐、逐漸消瘦。

          1.1.2 剖檢病變類圓線蟲的幼蟲經皮膚感染仔豬時,可引起仔豬皮膚濕疹,同時,也可帶入副傷寒桿菌,而造成死亡;此蟲體移行到肺時,可引起支氣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紫x的幼蟲在豬體內移行時,損害臟器和組織,破壞血管,引起血管出血和組織變性壞死。

          1.1.3 實驗室檢查可用直接涂片法或飽和鹽水浮集法檢查糞便中的蟲卵。

          1.2 防治方法芬苯噠唑或丙硫咪唑口服。

          2 附紅細胞體病

          2.1 診斷要點

          2.2.1 流行特點本病多發生于夏季雨后濕度大時,豬虱、蚤等吸血節肢動物可以起到傳播作用,此外,污染的針頭、手術器械、交配等也可傳播。

          2.1.2 臨床癥狀①仔豬,小于5日齡的主要是皮膚蒼白和黃疸,1周齡后多可自愈;1月齡左右的仔豬,最初表現貧血,后出現黃疸癥狀,生長發育不良,成為僵豬;有些病豬高熱稽留,全身皮膚發紅,或是耳、腹下、四肢先發紅后出現紫斑,數天內死亡。②母豬,在應激條件下,急性感染時,體溫達40℃——41。7℃,高熱稽留數天,厭食;慢性感染時,豬群中部分母豬出現衰弱、蒼白及黃疸癥狀,其中部分母豬不發情或屢配不孕。

          2.1.3 剖檢病變主要是貧血與黃疸。全身性黃疸,皮膚及粘膜蒼白,血液稀薄。肝腫大變性,呈黃棕色,膽囊充滿濃明膠樣膽汁。脾腫大變軟。有時淋巴結水腫、胸腔、腹腔及心包囊積液。

          2.1.4 實驗室診斷①從發高燒病豬耳靜脈采血涂片,用瑞士或姬姆薩氏染色法染色,油鏡下檢查有無蟲體,如在細胞內發現圓球形的小體,大小為0。8——1。0μm即可確診。②于隱性感染豬,可用間接血球凝集試驗(IHA)做出診斷。

          2.2 防治方法(1)鹽酸土霉素肌肉注射。(2)應用鐵制劑等對癥治療。

          3 弓形蟲病

          3.1 診斷要點

          3.1.1 流行特點常發生于夏秋季節的溫暖潮濕地區,3——5月齡的仔豬易感。本病可以通過母豬胎盤感染,引起懷孕母豬發生早產或產出發育不全的仔豬或死胎;另外還有消化道感染、呼吸道黏膜感染、以及吸血昆蟲機械性的傳播。

          3.1.2 臨床癥狀與豬瘟、豬流感皆相類似。病初體溫升高約40℃——42℃,稽留7——10d。食欲減少或廢絕,便秘。耳、唇及四肢下部皮膚發紺或有淤血斑。呼吸快,鼻鏡干燥有鼻漏,咳嗽,呼吸困難,口流白沫,窒息死亡。

          3.1.3 剖檢病變主要是肺高度水腫,有的并發肺炎。全身淋巴結腫大,上有小點壞死灶。肝略腫脹,呈灰紅色,有小點壞死;脾略腫脹呈棕紅色;腸系膜淋巴結呈囊狀腫脹。

          3.。2 防治方法(1)用磺胺類藥能控制本病的發展,降低死亡率,縮短病程,可選用以下有效處方:①磺胺——5——甲氧嘧啶肌注。②磺胺——6——甲氧嘧啶肌注。(2)要防鼠滅鼠,防止飼草、飼料被鼠、貓糞污染。(3)加強環境衛生與消毒,由于卵囊能抗酸堿和普通消毒劑,可選用火焰、3%火堿液、1%來蘇兒、0.5%氨水、日光下暴曬等進行消毒。

          4 疥螨

          4.1 診斷要點

          4.1.1 流行特點本病多發生于陰濕寒寒冷的冬春季,5個月齡以下的豬,尤其擁擠和衛生條件差的更嚴重,為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通常起始于頭、頰及耳部,然后蔓至背、軀干兩側以及后肢內側。

          4.1.2 臨床癥狀患豬局部發癢,到處蹭癢或磨擦?;疾科ば己捅幻撀?,皮膚潮紅,可見有滲出液結成的痂皮。嚴重的皮膚出現皺褶或龜裂,食欲不振,逐漸消瘦。

          4.1.3 檢查蟲體在患病皮膚與健康皮膚交界處刮取皮屑,直到稍微出血為止。將刮下的皮屑,滴加少量的甘油、水等量混合液或液體石蠟,放在載玻片上,用低倍鏡檢查,可發現活動的螨。

          4.2 防治方法(1)定期驅蟲,及時隔離治療,用5%熱火堿水消毒圈舍。(2)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皮下注射。(3)溴氰莉酯、雙甲脒、敵百蟲溶液涂擦患部。

          5 球蟲病

          5.1 診斷要點

          5.1.1 流行特點常發生于7——21日齡仔豬,發病率可達50%——75%,一般情況下死亡率不高,但有時可達75%,尤其在溫暖潮濕季節嚴重。成年豬為帶蟲者,是本病的傳染源,多呈良性經過。

          5.1.2 臨床癥狀常見食欲不振,腹瀉、消瘦,一般持續4——6d,糞便呈液狀或糊狀,呈黃白色,偶而可見血便,重病的可因脫水而死亡。

          5.1.3 剖檢病變主要是空腸和回腸的急性炎癥。

          5.1.4 糞便檢查可直接刮取空腸和回腸的黏膜,制成抹片染色;也可用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糞便中的球蟲卵囊,在顯微鏡下,前者能找到大量內生發育階段的蟲體即可確診。

          5.2 防治方法(1)清除環境中的球蟲卵囊和避免卵囊污染豬舍是防制本病的關鍵。由于一般的消毒藥不能殺死卵囊,所以選用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熏蒸法消毒;或過氧乙酸噴霧法、加熱火焰法毒,效果好,對卵囊有很強的殺滅作用。(2)母豬在分娩前1周和產后的哺乳期給予氨丙啉,劑量為25——65mg/kg,拌料或混飲喂服,連用3——5d;也可按此劑量給病仔豬防治。

          6 囊尾蚴病

          6.1 診斷要點

          6.1.1 流行特點多見于豬只的散放、連茅圈和人的糞便管理不嚴的地區,豬吃了帶孕卵節片或節片破裂后逸出的蟲卵,在小腸內,蟲卵里的幼蟲(六鉤蚴)逸出,鉆入腸壁,經血流或淋巴液到達身體各部,約經10周發育囊尾蚴,其多寄生于豬的肌肉中。因此,具有以上條件的豬群感染發病。

          6.1.2 臨診癥狀嚴重感染的豬表現生長受阻、貧血、水腫,以及某些器官出現相應的癥狀。如寄生于眼時引起視力減退或失明;寄生于腦內可出現神經癥狀。病豬兩肩顯著外張,臂部不正常的肥胖寬闊而呈啞鈴狀,或者豬體外形呈獅體狀體形。

          6.1.3 免疫診斷法常用皮膚變態反應、間接血凝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和免疫熒光抗體試驗等方法。

          6.2 防治方法(1)搞好公共衛生,取消連茅圈。(2)嚴格執行肉品衛生檢驗制度,按照“四部”規程規定,處理病豬肉。(3)用吡喹酮注射液,一次肌注。另外,選用丙硫苯咪唑或甲苯咪唑口服也有較好的療效。

          7 豬絳蟲病

          7.1 流行特點豬絳蟲的中間宿主為食糞性甲蟲,因此,本病多存在于農村泥土結構豬圈和可能吃食到糞性甲蟲的情況下。

          7.2 臨床癥狀可見豬只毛長瘦弱,死后在小腸內找到扁平乳白色帶狀蟲體,全長100——150cm,分頭節、頸節和體節三大部分。據此即可確診。

          7.3 防治方法(1)及時清除豬糞,并堆糞發酵殺死蟲卵后再作肥料。(2)吡喹酮內服或皮下注射。

          8 綜合防控策略

          8.1 預防是最經濟的措施因為治療是被動的,預防是主動的,一旦豬感染疾病既花費大量的治療費用,增加飼養成本,又造成豬只生長停滯,影響生產性能,所以要想養好豬,預防保健是關鍵。

          8.2 科學選用驅蟲藥物豬場應選用新型、廣譜、高效、安全,且可以同時驅除豬體內外寄生蟲的驅蟲藥物。由于單純的伊維菌素、阿維菌素對驅除疥螨等寄生蟲效果較好,而對在豬體內移行期的蛔蟲等幼蟲、毛首線蟲等則效果較差,而芬苯達唑、阿苯達唑則對線蟲、吸蟲及其移行期的幼蟲、絳蟲都有較強的驅殺作用,對蟲卵的孵化有極強的抑制作用。

          8.3 驅蟲時間仔豬在6——7周齡時進行第1次驅蟲,早期驅蟲可以明顯地提高仔豬的生長速度和飼料報酬。育成豬可在3月齡時,要求重復驅蟲1次效果比較好。懷孕母豬可在產前1——2周進行驅蟲,切斷母豬和仔豬間的寄生蟲傳播環節,防止仔豬產后感染寄生蟲。種公豬每年的2月、6月和10月分別使用廣譜驅蟲劑驅蟲。引進種豬及后備種豬轉入生產區前應進行驅蟲,必須嚴格做好凈化工作。若豬場規模相對較小的,也可采用“一刀切”式驅蟲法,即每間隔3——4個月全群驅蟲一次,每年驅蟲3——4次,寄生蟲感染嚴重的豬場年驅蟲4次,感染輕微的驅蟲3次即可。

          8.4 加強飼養管理搞好豬群及豬舍內外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驅蟲后應將糞便清掃干凈堆積起來進行發酵,或焚燒或深埋,以防排出的蟲體和蟲卵被豬吃了而重新感染。定期做好滅鼠、滅蠅、滅蟑、滅蟲等工作。消滅中間宿主,盡量減少豬場寄生蟲病發生幾率。

        打印本文   返回頂部   關閉該頁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答案
        熱門資訊
        最新資訊
        公司簡介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 在線客服QQ
        国产后进白嫩翘臀在线播放|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小泽玛丽av无码观看作品|国产精品亚洲第|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23

        1. <span id="xrbtk"><input id="xrbtk"></input></span>

          1. <label id="xrbtk"><big id="xrbtk"></big></label>

          2. <strike id="xrbtk"></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