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從河南大用、永達集團可持續發展的探索談起
面積不大、人口不多的河南省鶴壁市,在河南這個畜牧業大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鶴壁市的畜牧業產值及占農業的比重,一直在河南全省名列前茅,截至2011年底,鶴壁市人均畜牧業產值以及人均肉、蛋、奶產量等四項指標已連續22年位居全省第一位。
養殖業起步早,是鶴壁畜牧業發展領先于全省乃至全國的重要因素。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籠養蛋雞”這種初具規?;娜怆u養殖方式就已率先在鶴壁市淇縣發展起來,業內聞名的國家級龍頭養殖企業“永達”、“大用”就位于鶴壁市的淇縣,如今這兩家企業早已走出河南,邁向全國。后起之秀“永昌”、“誼發”、“柳江”等企業,也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逐步成為行業的佼佼者。目前,鶴壁市除生豬、肉雞、蛋雞等傳統的優勢養殖業,還發展了肉鴿、兔產品加工等特色畜牧產業,成為擁有多個產業群的多層次、復合化的畜牧業生產加工基地,呈現出規?;a、區域化發展、產業化經營的現代畜牧業特點。
大用、永達——淇縣的兩朵奇葩
記者隨同農民日報、中國畜牧獸醫報的同行前去采訪永達、大用企業。永達集團和大用集團這兩家國家級龍頭企業都在鶴壁市的淇縣境內。
淇縣畜牧局郝全林副局長向記者一行介紹,淇縣畜牧業生產比較發達,在全國首創了“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涌現出了大用、永達、永昌、綠佳、眾發、百瑞等一批國家級畜牧龍頭企業。大用公司是全國肉類食品加工50 強企業,永達公司被國家九部委命名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大用、永達集團實行區域化經營,大小網點有幾千個,有總經銷商、經銷商、超市等。其禽產品熟食出口,主要供應肯德基等快餐店。
河南大用集團自1997年進入肉雞產業化事業發展以來,連年保持快速的企業發展速度。大用公司每年都要進行ISO:90001 食品質量安全體系的認證,并且成為國家免檢產品,正是這種對產品負責的態度讓公司成為德克士和肯德基長期的原料供應商。公司主要產品有凍雞系列:整雞、分割雞、雞副產品;鮮雞系列:生鮮雞、冰鮮雞產品;快餐系列:西式炸雞產品;速食系列:金甲雞、微波雞、賽福雞等產品,主要發到往北京、上海、東北、河南、武漢、重慶、西安、杭州等經濟發達的地區。
河南永達食業集團成立于1988 年,是一家集“肉種雞繁育、飼料生產、商品雞養殖、屠宰加工、熟制品生產、雞骨素調味品生產、冷藏配送、商業連鎖、國際貿易”為一體的雞肉產業化大型農牧清真食品企業。地域橫跨鶴壁、安陽、鄭州、洛陽、信陽、濟源等地,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扶貧龍頭企業”、“全國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生產定點企業”、“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國食品工業百強企業”、“中國肉類食品行業五十強企業”。
在國內市場,永達食品擁有1000多家分銷商以及眾多終端售點。公司是肯德基、麥當勞、小肥羊、海底撈、家樂福、沃爾瑪、麥德龍、大潤發等國際國內知名連鎖零售企業的重要供應商,是肯德基在中國的三大雞肉供應商之一。在國際市場,產品出口到日本、韓國、南非、中東、東南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連年位居河南省前列。
禽流感疫情的影響有,但不至于抄底
記者一行在采訪時著重談到了年初發生的禽流感疫情對養殖行業以及對公司的影響情況。
河南大用實業有限公司鶴壁基地總經理杜彥斌給記者分析了一組翔實的數據:疫情對企業的影響,大用公司粗略估算,2013 年全年平均售價1.39元/只,而成本要2.54元/只,一年孵化1.35億只,虧損1 億多。商品雞收價是8.42元/只,而成本要9.50元/只,出欄有1.1億只,虧損1.2億,還不算飼料成本上漲引起的虧損,所以去年整個大用集團肉雞養殖虧損有約2 個多億。杜總說,給肯德基供應產品,合同是一個月或者兩三個月簽一次,不是簽的長期合同,因此,也面臨隨時不簽的風險。
杜總呼吁:國家控制家禽疫病是關鍵,活雞應實行集中就地屠宰。南方吃活雞習慣,淘汰雞北方南下這個問題要解決?;铍u可以有限度地銷售,但不應流出當地,不應出省。實行冷鏈物流。另外,養殖總量要進行控制,對禽產品,政府可實行收儲。
而永達禽業飼料總公司鄭遠東總經理分析認為,永達公司產品以出口為主。2013 年的行情較好,受到疫情影響不大。今年即使虧損,也是小虧,對集團公司的整體影響不大。因為永達公司有種雞、商品雞、食品等幾個分塊,可以分擔風險。
杜總認為,疫情導致消費不足,禽產品滯銷,同時,國內市場又喜歡進口國外雞雜產品,進一步導致國內肉雞市場停滯,但相信4 月份后,疫情形勢會有所好轉。鄭總呼吁政府支持養殖企業,媒體應正確引
導,再加上資本支持,才能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要素探析
1 全產業鏈分擔風險
中國的農業現在是處于農業工業化的初期,低水平建設、食品安全等問題此起彼伏。要擴大規模,提高效益,保障食品的可追溯,最好的方法就是將產業鏈條中的各個環節全歸于自己旗下,做全產業鏈。
如果一個企業掌控了產業鏈,就可以做適當的成本轉移,讓投入和產出在鏈條上游走,哪怕在一個環節虧損,在另外一個環節就能找回來,從而保持整個企業的穩定利潤。
淇縣畜牧局郝副局長介紹,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畜禽糞便、畜產品加工下腳料日益增多,成為制約畜牧業發展的瓶頸。要把畜禽糞便、畜產品加工下腳料等負擔轉變為資源優勢、經濟發展優勢,推廣生態養殖和清潔生產,推廣“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循環發展模式,拉長產業鏈條,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應大力推廣生態環保養殖新技術,構建“飼料加工-畜禽養殖-畜產品深加工-廢棄物處理-飼料原料-高科技生物”循環鏈。
大用公司的產業鏈從家禽育種、動物飼料加工開始,延伸到下游的工廠化飼養、肉雞屠宰分割的初級加工、速凍調理熟食肉制品的深加工,產品銷售至國內外并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產業模式涵蓋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杜總介紹,大用企業主要采取消化當地市場,與山東等地那些外向型出口禽產品加工不同,大用主要是內銷。
2 龍頭帶動,雙贏多贏
龍頭企業和養殖場(戶)是畜牧業商品生產鏈條上的不同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得不到利益的合理再分配,都會使整個鏈條中斷。為了促進畜牧業健康快速發展,淇縣在如何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不斷總結完善了一整套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在全國最先創建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逐步建立健全了資產連接機制、服務連接機制、合同制約機制和利益保障機制,使淇縣的畜牧業向規?;?、集約化的方向挺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對畜產品精深加工和特色養殖越發感到興趣,這個給以永達、大用集團為主要龍頭的養殖企業帶來了戰略性結構調整機遇。
淇縣畜牧業針對雞和豬養殖密度達到飽和狀態的實際情況,為了促進畜牧業快速發展,在搞好市場調查的前提下,果斷提出實施畜牧業二次創業,積極調整畜牧業結構,把大力發展牛、羊、鴿等特色養殖和畜產品精深加工作為畜牧業新的增長點,由單純的畜牧養殖向畜產品深加工轉變,政府積極幫助大用、永達兩家龍頭公司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建立技術研究中心,集中人力、物力,開展熟食品科技攻關。同時,龍頭企業已在周邊縣區建立放養基地82個,放養肉雞4750萬只。此外,以維爾、百瑞、眾發、易普森等公司為代表的奶牛、肉羊、肉鴿等特色動物養殖和加工企業應運而生,并逐步成為新興龍頭企業,使畜牧業步入了全面、協調發展的快車道。
3 地盤小,轉型更要快
無數事實證明,傳統的養殖模式已不再適合現代畜牧業的發展趨勢,加上土地可承載力量的減弱,可繼續利用的空間有限,因此,加快實現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顯得尤為緊要。
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已成為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把這條路走好走順,走得寬敞,是以永達集團、大用集團等龍頭企業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在改造升級過程中,扶持政策是根本,對現有規模養殖場戶進行規范和改造,建立畜禽標準化生產體系。另外,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和標準化養殖標準,依靠為廣大養殖場戶提供優質服務推動標準化規模養殖發展;第三,積極培植標準化示范場,通過典型引路,推進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進程。在這方面,淇縣的畜牧業以此為指導,利用永達、大用集團的經驗做法,統籌協調,以老帶新,大龍頭、小企業、眾農戶一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