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pan id="xrbtk"><input id="xrbtk"></input></span>

    1. <label id="xrbtk"><big id="xrbtk"></big></label>

    2. <strike id="xrbtk"></strike>
      1. 您好!客人 [請登錄] [免費注冊 首頁-招商-代理-品牌-企業-展會-資訊-專題-招聘
        微畜牧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會
        • 專題
        • 招聘
        • 報價
      2. 北京
      3. 上海
      4. 天津
      5. 重慶
      6. 河北
      7. 山西
      8. 遼寧
      9. 吉林
      10. 黑龍江
      11. 江蘇
      12. 浙江
      13. 安徽
      14. 福建
      15. 江西
      16. 山東
      17. 河南
      18. 湖北
      19. 湖南
      20. 廣東
      21. 廣西
      22. 內蒙古
      23. 海南
      24. 四川
      25. 貴州
      26. 云南
      27. 西藏
      28. 陜西
      29. 甘肅
      30. 寧夏
      31. 青海
      32. 新疆
      33. 首頁
      34. 資訊
      35. 疾病防控
      36. 禽病診治
      37. 鴨病防治技術
        來源:獸藥直銷網  發布日期:2014-12-11  發布者:pcyy  共閱1377次

        鴨病防治技術

        1、鴨瘟 
          是鴨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特點是高熱、腳軟、步行困難,拉綠色稀便,流淚。常見頭頸部腫大,故有“大頭瘟”之稱。 
          病原是一種皰疹病毒。不同年齡、品種和性別的鴨對該病毒都有很高的易感性。本病發生無明顯的季節性,但通常在春、夏、秋季流行最嚴重。 
          癥狀:潛伏期2-5天,體溫42℃,精神、食欲較差,體溫高達44℃時,拒食,口渴好飲水,兩腳發軟,羽毛松亂,翅膀下垂,行動遲緩。嚴重時伏地不能行走。排綠色或灰綠色稀便。眼臉腫脹,流淚,分泌漿液或膿性粘液。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難,常見頭頸部腫脹。 
          病程一般3-4天,最后衰竭而死,死亡率90%以上。 
          防治:本病無特效藥,主要是搞好預防接種和加強飼養管理。 
          (1)注射鴨瘟雞胚弱毒苗,2月齡以上鴨200倍稀釋液胸肌注射1ml;初生雛鴨用50倍稀釋液腿部肌注0.25ml。 
          (2)加強飼養管理,鴨舍、用具和運動場定期消毒,保持清潔衛生,不到疫區放牧。 
          2、鴨病毒性肝炎 
          是雛鴨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死亡率高達90%。主要危害4-10日齡雛鴨。 
          病原體是一種腸病毒。感染后潛伏期1-4天。突然發病,迅速傳播。病鴨精神萎頓,眼半閉、嗜睡狀,并見神經癥狀,運動失調,身體倒向一側,或背著地、轉圈,雙腳痙攣性運動,頭向后仰,呈角弓反張姿勢。上述癥狀出現幾分鐘至幾小時內死亡。 
          剖檢:肝臟腫大、質脆,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出血斑。膽囊腫大,充滿膽汁。腎、脾有時腫大。 
          防治:利用高免血清和康復鴨血清肌肉注射0.5ml,進行預防。也可用免疫過母鴨產的蛋,制成免疫蛋黃,給病鴨每只注射1-1.5ml。 
          雛鴨增喂適量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如鵬程藥業的金維他 營養源均可,以增強體質。不同日齡雛鴨嚴格實行隔離分開飼養。 
          3、鴨副粘病毒病 
          病原是鴨副粘病毒,以侵害消化道和呼吸道為特征的傳染病。 
          癥狀:病初病鴨食欲減少,羽毛松亂,飲水增加,縮頸,兩腿無力,孤立一旁或癱瘓。羽毛缺乏油脂,易附著污物。開始排白色稀糞,中期糞便轉紅色,后期呈綠色或黑色。部分病鴨,呼吸困難,甩頭,口中有粘液蓄積。有些病鴨出現轉圈或向后仰等神經病狀。 
          剖檢:發現肝、脾腫大,表面和實質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壞死灶。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出血、壞死,結腸見豆狀大小潰瘍。腺胃與肌胃交界處有出血點。鴨口腔粘液較多,喉頭出血,食道粘膜有芝麻大小灰白色或淡黃色結痂,易剝離。 
          防治:(1)對鴨群立即接種鴨副粘病毒疫苗,每只肌注0.5ml;(2)發生副粘病毒病時,易并發大腸桿菌病,應加強對大腸桿菌病的預防和治療,用桿無影 菌威達均可;(3)鴨棚舍、用具、場地徹底消毒(包括流動水面)。 
          4、減蛋綜合癥 
          本病是由禽的一種腺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毒主要侵害生殖系統,經繁殖、喉頭和排糞時排毒。 
          本病主要發生于產蛋鴨群,其傳染途徑既可經蛋垂直傳播,也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水平傳播。 
          癥狀:病鴨一般無特殊癥狀,主要表現突然發生產蛋明顯下降,比發病前正常產蛋量下降50%左右。病鴨產軟殼蛋、畸形蛋、小個蛋,有的蛋蛋清稀薄如水樣。很少死亡,多數鴨吃食正常。 
          剖檢:發病鴨卵巢發育不良,輸卵管萎縮,卵泡軟化,子宮和輸卵管粘膜水腫、出血、肥厚,輸卵管內滯留干酪樣物質或白色滲出物。 
          防治:本病應與禽流感、蛋子瘟等傳染病或其他原因如飼養管理、飼料等引起的產蛋下降相區別。 
          預防可用疫苗接種:蛋鴨120日齡用鴨減蛋綜合癥油乳劑滅活疫苗(或鴨減蛋綜合癥蜂膠滅活疫苗)皮下注射每羽1毫升。 
          在本病流行區域已發病鴨群,加強消毒,鴨群補充維生素AD3E粉(既魚肝油)、復合維生素、增蛋王等,以及抗病毒藥(如萬康靈)、抗菌藥(菌威達),對預防和控制本病有一定效果。 
          5、鴨傳染性腦脊髓炎 
          本病主要是侵害雛鴨神經系統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以運動失調和頭頸部震顫為主要特征。病原為禽腦脊髓炎病毒,主要侵害1-3周齡雛鴨,7-14日齡最易感。發病率為50%-60%,死亡率為20%-30%。本病主要經消化道傳染,種鴨感染后可經蛋垂直傳播。 
          癥狀:常出現在1-3周齡的雛鴨,開始精神不振,隨之發生運動失調,前后搖晃,有的坐在地上,有的倒臥在一側,以后癥狀更加明顯,很少活動,如受驚擾,行走動作不能控制,足向外彎曲難以行動,兩翅展開。頭頸震顫,步態不穩,最后呈側臥癱瘓狀態。病初雛鴨有食欲,當病鴨完全麻痹后,則無法攝食和飲水,衰竭并相互踩踏死亡。 
          剖檢:可見大腦水腫,大腦后半部有液囊,腦膜充血,并有淺黃綠色深濁的壞死區。肌胃內層有較多細小點狀白色病灶。脾臟稍腫,小腸輕度炎癥。 
          防制:在發病嚴重地區種鴨應接種疫苗,在種鴨產蛋前1個月接種禽腦脊髓炎油佐劑滅活疫苗。 
          當雛鴨發病時,立即淘汰重病雛鴨,并做好消毒、隔離與綜合防制措施,防止病原擴散。對全群注射腦脊髓炎高免卵黃抗體,同時用萬康靈粉劑,每包100克,混水100公斤,配合維生素C、復合維生素B液及抗生素,連用3-5天可控制病情。 
          6、鴨壞死性腸炎 
          本病又稱爛腸瘟,是由壞死桿菌感染鴨的腸道后生長繁殖并產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特征是腸道粘膜壞死,排黑色稀糞。 
          病原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在土壤、污泥塘、動物飼養場等處均可發現,甚至常見于健康動物的腸道內。當鴨腸道粘膜損傷或細菌、寄生蟲感染,將粘膜破壞,或鴨群飼養管理不良,鴨棚潮濕、營養缺乏時最易發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潮濕、炎熱季節多發。發病多見于成年鴨。 
          癥狀:病鴨精神萎靡,鴨體消瘦,拉出腥臭的黑褐色稀糞,肛門周圍常粘有糞便。食欲下降,甚至廢絕,有時見病鴨口中吐出黑色液體。 
          剖檢:打開腹腔,惡腥臭氣味撲面而來。腸粘膜充血、水腫,腸壁增厚,嚴重者腸粘膜壞死,甚至腸壁穿孔。腸粘連,發黑。腎腫大,肝腫大,質脆。 
          防治: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是青霉素、呼痢停、桿無影,另外可選用阿莫西林、林可霉素。在臨床上往往采用多種藥物交替使用。 
          對本病預防,主要加強飼養管理,以提高抗感染能力;同時做好鴨舍的衛生和日常消毒工作。在多發季節,可用上述藥物進行預防。 
          7、鴨疫巴氏桿菌病(鴨傳染性漿膜炎) 
          病原是鴨疫巴氏桿菌,革蘭氏陰性。主要發生于2-7周齡以下的雛鴨。飼養管理不良以及其他應激因素都能促使本病發生和流行。 
          癥狀:潛伏期1-3天。病鴨眼鼻分泌物增多,眼周圍羽毛粘濕,咳嗽、噴嚏。拉黃綠色稀便。腿軟,走路搖擺,跛行臥地不起,后期倒地,兩腿呈游泳狀劃動。肌肉痙攣,頭頸震顫,很快死亡。慢性病例頭頸扭曲,采食困難,消瘦死亡。 
          剖檢:病死鴨心包積液,后期心包及心外膜上有纖維素附著,心包粘連。肝腫大,邊緣增厚,有白色包膜,肝臟有出血點或血包。氣囊渾濁不透明,有淡黃色干酪樣物。 
          治療:用林可霉素和環丙沙星效果好。林可霉素20%拌料,連用3天。病重鴨按每公斤體重1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用2-3天?;蛴铆h丙沙星0.01%濃度作飲水,連用3-5天。 
          預防:(1)7日齡雛鴨皮下接種鴨傳染性漿膜炎疫苗0.5ml/只。 
          (2)在12日齡和30日齡用林可霉素和環丙沙星交替預防一次。 
          (3)棚舍、用具和場地定期消毒,保持清潔衛生,舍內通風?!?nbsp;
          8、卵黃性腹膜炎(鴨蛋子瘟) 
          本病是產蛋母鴨常見的疾病。由致病性的埃希氏大腸桿菌感染產蛋母鴨的卵巢、卵子和輸卵管,導致母鴨發生卵黃性腹膜炎。本病流行于產蛋期間,可使母鴨產蛋率下降,并發生死亡,死亡率為10%-20%,具有較強的傳染性。當鴨群在污穢的淺水池或淺水塘內交配、公鴨的外生殖器發生潰爛等,均能傳播本病。 
          病鴨輸卵管常因感染大腸桿菌而發炎,使輸卵管傘部粘連,漏斗部的喇叭口在排卵時不能打開,卵泡不能進入輸卵管而掉入腹腔引發本病。 
          癥狀:病鴨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減退,不愿活動,兩腳緊縮,蹲伏在地。下水后常離群獨自飄浮,羽毛濕水(俗稱游毛)。肛門周圍粘滿污穢發臭的排泄物,排泄物中有粘性蛋白狀物或黃色碎片,糞便中有時混有蛋清、蛋黃。腹部下垂膨大。病鴨后期食欲廢絕、失水、眼球凹陷,發病1周左右衰竭死亡。鴨群產蛋率緩慢下降。 
          剖檢:特征性病變是卵黃性腹膜炎,腹腔內有少量淡黃色腥臭而混濁液體,混有破損的卵黃。腹腔內臟器官表面覆蓋淡黃色凝固的纖維素性滲出物。腸相互粘連,腸漿膜上有出血點,卵巢變形萎縮,卵子出血、死亡。腹腔內卵黃存在時間長久,則凝成硬塊,切面呈層狀。 
          防治:平時應加強對鴨群的消毒衛生措施。對種用公鴨應逐只檢查,發現外生殖器有病變的公鴨,一律淘汰。不到污穢淺水池、塘內放牧。保持產卵窩干燥清潔。 
          及時隔離病鴨。藥物治療可選用①呼痢停0.03%-0.04%濃度拌料,喂5-7天。②1000公斤體重鴨每天用40克氯霉素分2次飲水,用3-5天。③阿莫西林50克混水50公斤,每天2次,用3-5天。④慶大霉素肌注1-2萬單位/只,每天1次,連用3天。⑤因配種需要,不能淘汰的公鴨,外生殖器有病變的,用雙氧水清洗,并在病變部位涂擦抗菌素軟膏或5%碘甘油,每天1-2次。 
          9、鴨出敗(禽出敗) 
          病原是多殺性巴氏桿菌,革蘭氏陰性。除鴨外,雞、鵝和火雞等家禽都能感染發病。由于病禽常常有劇烈下痢癥狀,所以統稱禽霍亂。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成年鴨多發,幼鴨少發。 
          癥狀:癥狀可分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類。最急性往往看不到臨床癥狀,突然倒地死亡或晚上進棚還正常,第二天一早發現死在棚內。急性型病鴨精神萎頓,離群,翅、尾下垂,頭隱伏翅下,似睡,食欲廢絕,體溫42.5℃-43.5℃,口渴,呼吸困難,張口呼吸。病鴨常搖頭,排灰白色或綠色稀便,病鴨癱瘓,1-2天內死亡。慢性主要表現消瘦,關節腫脹、跛行。 
          剖檢:可見心外膜或心冠部脂肪、肺、胃腸道粘膜和漿膜等有小出血點,十二指腸出現出血性腸炎。肝腫大、色淡、質變硬,散布有灰白色針尖大的壞死點。慢性病鴨關節腫脹,有豆渣樣滲出物。 
          防治:加強飼養管理。2月齡以上鴨,每只肌肉注射禽霍亂氫氧化鋁菌苗2ml,或肌注山東省生產的禽霍亂蜂膠滅活疫苗1ml。藥物治療。(1)飲水中加入0.05%恩諾沙星,連用6-8天。(2)氯霉素按每公斤體重20mg一次肌注,或土霉素每公斤飼料加2g拌和喂鴨。(3)喹乙醇按每公斤體重20-30mg,一次口服。 
          10、鴨胰腺炎癥 
          鴨胰腺炎癥多發于20-30日齡的肉鴨及50-90日齡的青年鴨。其原因是由于營養或代謝失調引起。 
          癥狀:病鴨主要表現腳軟,行走困難,不愿下水,精神不振,生長緩慢,腹瀉。發病3-5天后死亡,多因鴨相互踩踏而死。 
          剖檢:可見胰腺腫大、充血,呈粉紅色或蒼白色。其他臟器無明顯變化。 
          防治:胰腺炎粉每包(50g)拌料25-50kg,連用3-5天。同時服用15%水溶性氟哌酸(每包50g、加水50kg),以防繼發腸炎。此外,應加強飼養管理,在料中加入維生素A、D及復合維生素B液、蛋氨酸、微量元素等,以使飼料營養全面。 
          11、鴨維生素B2缺乏癥 
          維生素B2(核黃素)是機體生物氧化過程中多種酶(特別是黃霉)的組成部分,參與體內許多的營養代謝過程,對家禽的正常生長發育與繁殖功能都有很大影響。 
          發病原因:①飼料單一,缺乏維生素B2的含量;②配合料中未添加多維素,或多維素品質低劣;③飼料貯存不當,尤其是曝曬或遇堿性物質,飼料中維生素B2被破壞;④長期飼喂高脂肪低蛋白飼料,導致機體對維生素B2的需要量增加;⑤環境溫度或高或低,機體對維生素B2的消耗量大大增多。 
          癥狀:雛鴨缺乏維生素B2,常發生在2-4周齡,主要表現為消化機能混亂、生長緩慢、消瘦、貧血、衰弱、羽毛蓬亂、絨毛稀少,嚴重時出現拉稀。特征性癥狀是趾爪向內蜷曲,不能站立,以飛關節著地,癱瘓不起,兩翅展開。病鴨雖有食欲,但因無法行走站立采食或被踩而死。成年鴨主要表現產蛋率及蛋的孵化率顯著降低,有些種蛋孵出的幼雛體小,浮腫,趾爪蜷曲,絨毛稀少,卵黃吸收慢。 
          剖檢:可見坐骨神經和臂神經顯著變粗。胃粘膜萎縮,胃壁變薄,腸內有多量泡沫狀內容物。肝臟腫大,含較多脂肪。 
          防治:喂富含維生素B2的飼料,或可多喂些青綠飼料,配合飼料應添加一些多維素。病鴨群飼料中,每公斤添加核黃素20毫克左右,連用一周。病重鴨可口服雙黃連,雛鴨每只每天服2克,成年鴨5-6克。 
          飼料中適當添加多維素,一般保持雛鴨每公斤飼料中含有雙黃連顆粒2斤左右,育成期3斤,種鴨4斤

        泰州市鵬程動物藥業有限公司   http://www.pcdwyy.com

         

        打印本文   返回頂部   關閉該頁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答案
        熱門資訊
        最新資訊
        公司簡介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 在線客服QQ
        国产后进白嫩翘臀在线播放|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小泽玛丽av无码观看作品|国产精品亚洲第|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23

        1. <span id="xrbtk"><input id="xrbtk"></input></span>

          1. <label id="xrbtk"><big id="xrbtk"></big></label>

          2. <strike id="xrbtk"></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