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其實一開始,關于規模豬場與小養殖戶之間的關系似乎也沒有那么緊張,各干各的到也是很太平。但是隨著養豬產能越來越多,豬市問題越來越多的時候,小散養殖戶們就受盡了指責,久而久之,雙方也就互看不順眼了。說到底,中國豬市的問題,無論是暴漲暴跌的問題還是產能過剩的問題,這都不是一個群體說能夠決定的,這是經濟發展以及特殊國情和行業發展趨勢共同做主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雙方的一些觀點:
內蒙古網友:我一直不明白以現在的價格那些大養殖場是怎么生存的,大養殖場的生產成本應該比500頭以下的小散戶高很多,不管是飼料成本還是死亡率,或者料肉比。小戶如果保本大養殖場就得虧100元還多,可是現在沒見一個大養殖場解體,估計這個價格還得最少半年或者一年。
浙江網友:大養殖場成本其實比小養殖場成本低一些,比方說玉米我們可以整火車皮發,所有的料精都比你們的便宜,包括藥。還有我們一對工人在自動化的情況下可以養豬4000頭。你們呢?
仔細一看,覺得還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從我國特殊的國情來看,可以說是各有千秋。當下情況下我們不能夠一刀切完全放棄小散養殖,但是經濟發展的需要又是以規?;?、產業化為趨勢的。所以說小豬場有自己的靈活性、特色性;大豬場有自己的規模性和產業性。只要在未來的養豬道路上,能夠創造出自身最大的價值,又何來大小之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