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鐘南山:養殖業濫用抗生素普遍,我不吃又肥又大的魚
現在北上廣深的釣魚愛好者很多都會選擇黑坑(放釣池)釣魚,究其原因是野釣資源越來越少,天馬前段時間做個調查,很多人都要跑上30-40公里才能找到一個比較好的釣點,而這個釣點很可能下一次就會被電魚的掃蕩,因此更多人多選擇了離家近的黑坑,算是周末解個毒??纱蟛糠趾诳郁~都是養殖的,今年兩會,鐘院士發聲,對養殖魚和其他牲畜的抗生素濫用問題,以及水資源污染問題提出了尖銳的批評,這讓天馬想起了前段時間那個億萬人都看的空氣污染紀錄片,作為釣魚人也對環境需要更多的關愛。
7日,在廣東代表團的分組審議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表示,被抗生素污染的非水源地水體通過生態循環仍有導致人體細菌耐藥性增大的可能。
鐘南山認為,目前我國畜牧業、水產養殖業濫用抗生素現象普遍,是造成水體抗生素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畜牧業、水產養殖業使用抗生素處于“都能管、都不管”的局面,他呼吁由更高層部門來破解“多頭管理”的難題。
鐘南山介紹,去年發在“科學通報”的一篇題為《中國地表水環境中藥物和個人護理品的研究進展》的文章指出,目前我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且濃度較高。排在前幾位的是磺胺類、喹諾酮和頭孢菌素,其中部分抗生素在珠江、黃浦江等地的檢出頻率高達100%。
鐘南山舉了一個極端的例子:在廣州石井河的一個水段,曾檢出磺胺類藥濃度達到1080納克/升,是相關規定上限(100納克/升)的十倍多。“如果喝這些地方的水,就像是吃藥了。細菌對磺胺的耐藥性會越來越高。”
河流中檢出的抗生素從哪里來?鐘南山認為,水體中的抗生素主要來源有三個:動物的排泄物、水產養殖業、未達標處理的醫療廢水。其中,最讓鐘南山擔憂的是畜牧業、養殖業濫用抗生素帶來的污染。
“長得又肥又大的魚,我是不吃的。”鐘南山表示,畜牧業、水產養殖業所濫用的抗生素轉移到人體的可能路徑有兩種:一是直接食用肉類;二是排泄物污染水體后,經生態循環傳遞到人體。“這可能會使人體內的細菌耐藥性增高。一些抗生素在人、畜身上共用,已經顯示出令人擔憂的情況。”
鐘南山說,在美國和歐盟,則已經禁止重要的人用抗生素在動物身上使用了。“他們已經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
鐘南山表示,衛生部門認為細菌耐藥性增加,要注意養殖業和畜牧業;農業部門則說在動物身上使用抗生素,可以促生長、預防和治療疾病。“現在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什么標準才是合適的,如何加強監管,應該有更高層的部門來協調。”
“現在是誰都能管,誰都不管。”鐘南山表示,畜牧、水產養殖使用抗生素其實是相關方案規定的,但是沒人去管理和執法。“等到問題很嚴重了再來處理,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