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名稱:興旺養殖專業合作社
規模:存欄800余頭,有母豬舍、產房、育房3個圈舍
負責人:張念有,從事養豬業38年
采寫時間:5月30日
今年59歲的張念有是方山縣圪洞鎮東溝村人,祖祖輩輩靠種地為生。21歲那年,剛結婚不久的張念有看見村里很多人都在養豬,也捉了兩個豬崽子養起來。那時候,他一邊種莊稼,一邊養豬,不怎么操心,到年底竟然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養兩頭也是養,何不多養幾頭呢?”老張回想說,抱著這個想法,他養的豬慢慢地從開始的兩頭發展到5頭、8頭、10頭、幾十頭,然后上了百。
“能 發展到現在的規模,這要感謝我的兩個兒子,這都是他們動員我干的。”老張樂呵呵地說,穩扎穩打了這么多年,雖不算大富大貴但也平淡幸福。2012年初,老 張的兩個兒子商量著想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走科學化、標準化的生豬養殖之路。“年輕人有這樣的想法,我得多支持呀。”在全家人的共同奔波下,征地、辦手 續、擴大規模……2013年年底,投資50余萬元的“方山縣興旺養殖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
“大兒子平時負責聯系客商,二兒子主要在豬場搞防疫工作。”老張說起來一臉欣慰,“正常情況下,一部分豬銷售至婁煩、古交、嵐縣、臨縣等地,留下一部分依靠本地的屠宰場消化。”
“但 去年遇到了‘不正常’的情況。去年豬場出欄800來頭豬,最低價格跌到每斤4.8元,賠了10多萬,現在我還貸款90來萬,今年還有些擔心。”談到豬價的 “奇怪變化”,老張很是無奈,“盡管孩子們經常上網了解市場信息,但是豬從配種到出欄差不多10個月,這期間我們根本無法預知市場行情是好還是壞,所以只 能埋頭苦干。”
“養豬不容易。生豬價格下跌,飼料價格不跌,特別是我們這些規模不太大的,沒有議價空間,就是在夾縫中求生存。”老張說, 現在影響豬周期的因素越來越多。以前從飼料價格變動,能看出養豬行情?,F在玉米除了養豬,工業也有需求,就比較難判斷了。“養豬也像最近新聞上說的炒股一 樣,變幻莫測,憑自己近40年的養豬經驗,越來越摸不透規律了。”“如果國家要是在各種扶持政策上多照顧照顧我們這種小養殖戶,而不只是青睞大企業,我們 也是可以有發展的空間的。”在老張看來,地方的畜牧等相關部門盡快把相關信息反饋給養豬戶,在養殖技術、防病等措施上給予幫助,他們抵抗意外風險的能力能 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