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走到一定程度,不一定走累了,但就是想停下來,也不一定是為了想休息,可能只是原地轉幾個圈。中國人把人生的發展階段概括的很具體,其實不過是內心的一種期許,這種要求在很大程度上給了人心理上潛在的壓力,比如所謂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很多男人走到這個年齡,不管已經取得了怎樣的成就,都會陷入一種原地打轉的停頓,用貌似思考的方式,來緩沖這段其實陷入瓶頸的時期。
高處不勝寒,處在企業的管理層,企業高速運轉,他可能會擔憂可能存在的風險,企業緩慢運行,他可能會急于對出路的探尋。但如果企業陷入停滯不前的境遇,他就會跟著彷徨,來路前路都變得不明朗。
瓶頸,是每個企業高層不得不面對的一道坎,在這個時期,有些表現特征在影響著他們的思維方式。希望每個瓶頸期的高層,都能正視自己有可能正處于的混亂。
深知時間重過金錢,但嚴重的注意力渙散難以集中很多走過坎坷跨過溝渠的中年以上管理層,都會深知這個時候再拿時間換金錢是絕對不明智的。他們不再每天眼里盡是錢錢錢,而是懂得花時間靜下來喝杯咖啡,懂得給自己享受的時間。但注意力不集中這件事情,你絕對不要當成一個小學生似得笑話來聽,因為這不是一堂課上孩子不專心聽講那么簡單,而是對生活的厭倦以及對現狀的無能為力。
很多高層不覺間更喜歡一個人獨處,一個人吃飯喝茶,或者發呆,或者盯著手機漫無目的,反復按一個APP,進去出來,出來又進去,完全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在諾基亞盛行每月30M流量的那個年代,我們覺得某天要是手機可以隨便上網多好,可現在呢,還有比網絡時代更讓人無盡孤獨的嗎?別人跟你說話的時候,很容易就開小差難以注意聽;坐在電影院,看完忘了片名是什么;捧著一杯書想看,沒幾分鐘睡著了。連你自己都找不到,過去那個安安靜靜的看書、做事,不被手機捆綁的自己了。
這種情況其實很可怕,注意力的集中與否,直接影響到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體驗,也與幸福感休戚相關。因為往往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幸福感也是最強烈的。恰如如果你此刻集中精力在看這篇文章,作者的心里會開出花的。
瓶頸時期的自卑會被無限放大
我們大部分的一生,終歸而言都是平庸的一生。
但要想甘愿與這種生活為舞,最難度過的卻是別人的那一關,在意甚至過度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是企業管理層的最大困擾。富蘭克林的那則父子牽驢的漫畫故事,相信給很多人很深刻的思考,不管你做什么,都會被人罵一句混蛋。其實在這點上給編感受最深的是前陣子柴靜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后的惡毒評價,讓人徹底的對這個噴子滿世界的時代感到無奈。
在遭遇瓶頸時期,別人對你的評價,其實就像哈哈鏡里你看到的自己,那并不是真實的自己,別人對你的評價,其實對你自身的成就與否,沒多大關系。在這個泥沙俱下的大環境下,做好自己認為重要的事就好,如果別人的評價,讓自己自卑的心無限泛濫,那就是對自己成就
的自動貶值。
所有的優點缺點都不是絕對的,別人認為你的優勢,有可能是你內心最不想承認的弱勢;而你極力回避的劣勢,有可能在別人眼里是極其難得的才華,很多時候,努力了就夠了,瓶頸時期,即便是自己原地打轉,也萬不可讓別人的評價,給自己的自卑生發溫床。